第六十七章 以彼之道

    第六十七章 以彼之道 (第2/3页)

点了点头,然后返身离开回到了斗牛犬的替补席。

    单单击败ucla并不能让甘国阳满足,击败拥有雷吉·米勒的ucla才是他真正的目标,才能拿回他失去的东西。

    果然,法玛尔也意识到,在内线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如果外线再没有一个出众的火力点,这比赛就没法打了。

    于是,棕熊队再次在比分落后局面危急的情况下,换上了雷吉·米勒。

    不过米勒换下的是球队的小前锋马伦卡,这样他和海切尔同时待在场上,一内一外,一突一投,显然能增加ucla的进攻选择,丰富他们的战术轮转。

    而斗牛犬则拿下了首发得分后卫马克·马修斯,换上了甘国阳的老队友米卡里·威廉姆斯。

    威廉姆斯能够进入冈扎加大学,除了因为贝尔曼是冈扎加的主教练外,他出色的投篮技术也是他的一大资本。

    而他在防守上的顽强也是被人看重的原因之一,虽然他的最大缺点身体素质过于一般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缺憾。

    双方经过一番调整后,比赛继续进行。

    主场的球迷好像也缓了过来,重新开始为主队大声加油,16分的差距并不是不可填埋的天堑,时间还早,离全场比赛结束还有15分多钟。

    棕熊队发球,杰克逊深吸了几口气,想着要怎么面对斯托克顿的防守,今天的比赛他已经被斯托克顿折磨的够呛了,费了12分的力,并且要保持精力的高度集中

    但当他运球过半场时却发现,人盯人防守的斗牛犬队,根本没有用斯托克顿来防自己,而是用刚刚替补上场的25号米卡里·威廉姆斯。

    斯托克顿在哪儿?杰克逊朝着场上扫了一眼,才发现斯托克顿正像一名追小偷的警察般,死死缠着不断跑位的雷吉·米勒。

    错位防守!

    在篮球比赛中,进行人盯人防守时一般都是各个位置对应,中锋对付中锋,前锋对付前锋,后卫对付后卫。

    但有的时候直接的对位防守效果并不好,尤其是对方在某个位置拥有明星球员,而本方同位置的球员防守能力一般,那么很可能在这个位置上,会被对方明星球

    员打开打爆。

    这样一来为了遏制对手的箭头人物,就会让本方的防守尖兵去错位防守对方,抑制明星球员的发挥。

    比如本场比赛甘国阳有时候就会去防守ucla的第一得分手大前锋菲尔兹,把他的发挥抑制在了平均水平以下。

    而上半场棕熊队最大的依仗就是超常发挥的雷吉·米勒,正是依靠他火热的手感,棕熊不仅渡过了得分荒,而且带动了其他球员的发挥,将整个球队的外线进攻

    盘活。

    到了下半场,面对相同的困境,法玛尔再次派上31号,想再依靠他的神奇表现,来应对斗牛犬另一名明星甘国阳的惊人发挥。

    但贝尔曼岂会让法玛尔得逞,他做出的应对方法就是让本队的外线防守最强人——约翰·斯托克顿去对付米勒。

    不过,斯托克顿毕竟是控球后卫,身高只有6尺1,而米勒的身高达到6尺6,两人相差5英寸,实在是有些大。

    斯托克顿在防守米勒时的唯一优势就是速度更快更灵活,可以紧紧跟上米勒的脚步,让他的c&s难以发挥。

    杰克逊的压力倒是减轻了不少,威廉姆斯有韧劲但压迫性差太多,面对杰克逊也只能保证不失位而已。

    杰克逊一旦解压,棕熊队的进攻倒是顺畅了起来,他们再次使出惯用的伸缩战术,用不断的跑位和掩护开始寻找突破与上篮的机会,破解斗牛犬的盯人防守。

    球在弧顶、右侧腰位、左侧牛角经过了三次传递,米勒整整依靠了三次掩护,才终于勉强摆脱了斯托克顿的纠缠,直插篮下!

    队友立刻一个直塞把球传到了米勒的手中,米勒稍作调整,连做两个假动作,晃开斗牛犬的两个防守人,想直接强起上篮。

    “嘭!”一声打板的声音传来,但不是球打板进筐的声音,而是球被一只大手摁在篮板上。

    一个钉板大帽,甘国阳奉送。

    米勒压根没想到甘国阳会追到内线来,因为在跑位的时候,甘国阳已经被菲尔兹拉到了外线去防止他的中投,内线只有对方大前锋坐镇。

    他低估了甘国阳对内线的保护**和反应速度,同时也证明他不是一个出色的传球者,否则他把球传给插上的菲尔兹,就会是一个无人防守的扣篮。

    一个大帽过后,球权再次被斗牛犬掌控,甘国阳的盖帽就是这样,他不喜欢像打排球一样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