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使人选

    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使人选 (第1/3页)

    天野六年,二月初十

    西周明京,皇宫大内,玉极殿

    宁太后凤脸严肃,冷冰冰的看着跪在殿中的一个武将,良久才饱含怒气的开口道。

    “为了此番大战,朝廷上下筹备了将近三年,耗费钱粮无数,动用将士百万,几乎赌上了我大周过半国力,打到现在,你们竟然要哀家和皇帝向北晋求和?

    如此耻辱,哀家将来如何面对文武群臣和大周臣民,姬林兵和宁德武号称北晋上将,就指挥成了这样一个烂摊子?”

    宁太后的声声讯问,让那跪殿武将满脸羞愧,面色通红的跪地磕头,憋了半响,只道一句。

    “末将有罪。”

    “有罪有罪,现在说这些片汤儿话还有什么用,口口声声都喊着自己有罪,哀家一次也没看到你们能痛快了结自己的。

    四十万大军兵陷北陵,你们前线将领,有一个算一个,全杀都不算过。”

    宁太后越说越来气,最后忍不住抄起御座的一个玉砚,想要使劲摔在那武将身上,可惜她身娇力怯,玉砚连只是勉强飞出御台,距离其心中目标还有几丈远。

    不过仍是如此,宁太后的暴怒,也把那武将吓得不轻,汗水布满了整个额头,跪在地上的双腿微微颤抖。

    …………

    然而,宁太后却没有理会他,有些疲惫的揉了揉白皙的额头,她回首看向候在旁边的老太监。

    “传哀家懿旨,速速宣丞相宁德才、御史中丞高明、兵部尚书孙卿全、九门提督审智进宫议事。”

    停了一下,宁太后又有些犹豫的补充道:“梁国公长孙无畅那也给道旨吧。”

    “奴婢遵旨。”

    老太监一甩浮尘,急匆匆出了殿外。

    约大半个时辰后,刚才宁太后点的五个西周重臣悉数来至玉极殿,小皇帝也被宁太后拽来,在旁聆听学习。

    过了这么长时间,宁太后也基本恢复了平静,见众人来齐,便让仍跪在殿中的那个武将把姬林兵等人让他报给宁太后的上表,向宁德才等人复述了一遍。

    待其说完,五位重臣不出预料的脸上均露出凝重之色,唯一有些不同的是。

    御史中丞高明、九门提督审智,凝重之中带着怒色,而丞相宁德才和兵部尚书孙卿全则多了一些担忧,只有梁国公、后将军长孙无畅,一双虎目闪过冷笑,似乎有些幸灾乐祸。

    其实五人神情各异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每个人所代表的利益不同,自然也对此事有着不一样的见解。

    高明和审智二人,对讨晋之役牵扯不深,纯粹站在西周大臣的角度上,对周军的不利战局感到痛心和愤怒。

    而宁德才和孙卿全则不然,他们俩和周军的两人主帅宁德武和姬林兵,一个是亲兄弟,一个是挚友,如今亲友被围北陵,生死难料,二人很难不心生担忧。

    至于最后的长孙无畅,完全就是记恨爱子被宁、姬杀死,心中愤恨,巴不得这俩人都死在晋军手里。

    反正要不是如今时机和所在地方不对,长孙无畅估计已经笑出声了…………

    …………

    该着长孙无畅笑啊。

    撇去儿子长孙宇亭的私仇不谈,从大局来看,前线周军被困,对他极为有利。

    想想看,西周军方七大巨头,前线有四个,大将军姬林兵、前将军宋寒、左将军宁德武,外加一个禁军大统领鲁霸。

    这四个要是在前线折了,余下的可就长孙无畅这个后将军一家独大了。

    毕竟九门提督审智资历尚浅,除了京畿附近兵马,其在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