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来客

    第35章 来客 (第2/3页)

来,小官人尝一尝,与我们的差在哪里。”

    杜中宵取出一把铜钱,给了小厮,接过坛子来,口中道:“你辛苦了,到前边做事吧。”

    把坛子放在院中的一个小桌上,杜中宵倒了一碗,尝了一下,不由皱起眉头。

    韩练听到消息,急急忙忙进了后院,问杜中宵:“如何?听说‘其香居’的酒并不烈。”

    杜中宵摇了摇头:“岂止是不烈,根本就没多少酒味。这酒放不住的,酸败得比水酒还快。说起来奇怪,既然他们派人看了我们如何制酒,却怎么制出来这种东西来?”

    韩练听了,急急上前又倒了一碗,尝了一口,不由笑道:“制酒再是简单,也不是看一看就能学了去。‘其香居’制出来的这是什么,亏他们还敢拿出来卖。大郎安心了,蒸酒的法子并没那么容易就被人学了去。我们只管安心做生意,慢慢想对付‘其香居’的法子。”

    杜中宵可没有这么乐观。“其香居”把酒制成这样,十之八九是工艺有问题,基本原理是对的。只要原理对了,工艺慢慢改进,终有一天他们还是能够成功。

    正在这时,一个小厮从外面进来,对杜中宵拱手行礼:“小官人,外面有一位官人求见。说本州知州是他叔父,因到许州探亲,路过本县。”

    杜中宵接过名刺,一看原来是知州梅询的侄子梅尧臣。他由知襄城县改监湖州酒税,前来看往叔父,路过临颖。这人跟自己素昧平生,又是官员身份,却不知道为何来探望自己。

    收了名刺,杜中宵随着小厮到了酒楼门外,却见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官员正站马旁。

    不用问,这就是梅尧臣了。

    杜中宵上前行礼,拱手道:“在下杜中宵,敢问来的是梅知县?”

    梅尧臣点了点头,上下打一番量杜中宵,才道:“不错。前些日子我见了你写的一篇秋赋,颇有古意,数位好友都是赞叹不已。我要到许州城去,路过这里,便来拜访。——年前在京城赶考,我与你父亲杜循曾有一面之缘。当时大家同是天涯沦落人,饮过一场酒,却不想事后他却多经磨难。”

    梅尧臣是因叔父梅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