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夜谈

    第128章 夜谈 (第2/3页)

不起的政绩。他在永城两年多,现在的政绩已经极为突出,可以说天下再没一个知县强过他。可到头来,也不过升为京官,再难进一步。夏竦为杜中宵争取再升一阶两阶,朝廷没有同意。

    喝过几杯酒,杜中宵对父亲道:“阿爹,再过一年,我便该换任别处了。到那个时候,月娘生产未久,孩子年幼,不宜跟着我奔波。在我想来,最好跟着阿爹先回许州去。等到孩子大了,我换任的时候再一家团聚。本朝官员任职,向来是一近一远。我这一任在永城,位在中原,下一任必然到边地去,游宦千里,带着家眷多有不便。再者,为官俸禄微薄,难以攒下什么钱来。阿爹此次回乡,可置办些产业,十年之内只怕不能指望我赚钱养家。”

    杜循笑道:“我在你这里几个月,事事看在眼里,自然知道。知县这等小官,若是没有外财,单凭俸禄能攒下什么钱?说得难听一点,比我们家里几个年长的酒楼主管也强不到哪里。你不要操心这些,只管安心做官,为未来搏个前程。其他一切都有家里,咱们三州卖酒,做得好了一年一千两千贯总是有。”

    杜中宵连连点头。杜家三州卖酒,这三州都是中原富庶地方,收入还是非常可观,一年总有几千贯入账。在地方上,这是十足十的豪门巨户,杜循当然不把杜中宵的那点俸禄放在眼里。

    想了想,杜中宵道:“为官最怕被百姓咒骂,同僚忌恨,经商也是一样。家里置办产业,却不可赚不该赚的钱,以免乡邻仇恨。在我想来,几样生意是不能做的。第一就是质库,这生意虽然来钱容易,但最容易跟乡邻结仇,家里却不可沾。第二是凡与赌有关的,一律不碰。最稳妥的,还是开辟荒地,招募人垦种。现在的人,多不愿买地,因从地里赚钱太过辛苦。但其实种地最好,不管世事变幻,什么都比不过手中有粮。营田务有现成的模板,阿爹回去照着做就好。”

    杜循道:“你县里的诸般产业,我也看得多了,几个月合计下来,也是觉得开田最好。我们许州那里荒田不少,等我回去也学着开田。而且从你这里学了用高粱酿酒,正好广种此物,酿些酒卖。等到有了闲钱,再开几家生药铺、杂货铺之类,照着你码头那里的公社办,总是不错。”

    杜中宵连连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