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心生去意

    第56章 心生去意 (第2/3页)

权威的,现在到地方种地,暴力手段不好使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就突显出来。指挥使管十个村子,实际上就是里正,还没有地方上耆长、乡书手那一套体系,事事亲力亲为,做着更不容易。孙指挥这些人脑子转不过来,一时不适应,还以为跟以前在军一样可以掌握着属下的生死,说一不二。

    从军队转变为种地的农民并不容易,这些基层军官更加艰难,再没点主动适应的觉悟,注定了难做。

    陈良玉是最早放弃军职到营田务衙门去的几个人之一,倒不是他目光长远,而是天性懒散,根本就不想种地。到了衙门,初期做个小官到处打杂,最近开了个做酥糖的工场,他在里面做事。工场里的事情单一,没有地方上这么复杂,钱粮发足,倒也做得有滋有味。

    今天庞都头大吵了一架后,带着村民回到村里,死活不肯做了。宁可逃避劳役被罚米,也不受孙指挥的气,事情彻底僵住了。孙指挥找了其他村子里的都头,没一个肯接这一地段。如果到了期限,其他地方的路修好了,就留这一段没有修整,孙指挥自己也知道后果。到时可不是罚钱就完了,搞不好就被营田务夺官。自己官虽小,也是辛辛苦苦升上来的,被这样夺了如何心甘。

    厢军不是禁军,名义上隶步军司,实际上是归地方管的。杜中宵直接处置,孙指挥只能接受,连个喊冤的地方都没有。知道后果严重,又没有办法解决,孙指挥心生去意,不想在这位子上煎熬了。今天特意请了已经放弃军职到青台镇的陈良玉咨询一番,为自己找条后路。

    两人喝着酒,聊着这些日子的遭遇,心中五味杂陈。

    不用拉纤,到了地方种地,这些人的工作量都减少许多。这才几个月时间,从指挥使到小卒,人人都胖了许多。以前拉纤,一天到晚出力,浑身肌肉,哪里像现在这样富态。

    随着地方一步一步走入正轨,很多人不能适应新的生活,出现了各种矛盾。就以孙指挥和庞都头的冲突来说,以前在军中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多出些力气怎么了,了不起以后补偿一下。现在就是不行,不只是多出力气的问题,直接牵涉到钱粮收入,大家都不让步。

    想起其他村的都头,孙指挥更加心累。他们是得了好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