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意外之喜

    第100章 意外之喜 (第2/3页)

方作业立即就不一样了。

    这就是工业的力量,不只是火车轮船,普及开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焕然一新。

    这个时代工业没有发展起来,钢铁的用途并不多。农具、兵器和生活用品才用多少钢铁?很多还要求不高。铁监的钢铁确实卖不掉,除非能流布天下。工业才会大量使用钢铁,随便一台机器,几千斤根本就不算什么。那个时候,斤这么小的单位就让人觉得可笑。

    便以此时铺的铁路来说,用料特别足,杜中宵要求一步百斤,铁监到襄城的铁路要一千余万斤。这些钢铁用来打制兵器,足够全国用好几年的。这才是两个县之间的铁路,要铺连通全国的干线,使用的钢铁对这个时代来说是天文数字。没有这个铁监,根本就没有人敢想。

    正在孙三郎和阮五两人说得热闹的时候,工头吴六叔过来,口中喊着:“都起来了,再过一盏茶的时间,便就开饭!过时不候,不要拖沓!”

    到了跟前,孙三郎问道:“六叔,今天吃些什么?有没有肉?”

    孙三郎这几个月一直随着吴六叔做活,两人熟得不能再熟。听了这话,吴六叔骂道:“现在外面肉那么贵,怎么吃得起!别说你们,铁监里的人,月月有钱粮,一年也不知吃几次肉!”

    孙三郎叹了口气:“即岂不是说,我们此次来做活,什么好处都没有?”

    吴六叔道:“怎么没有好处!这是今天做完了活我要说的,先说给你们听也无妨。铁监衙门已有榜文,以后凡是治下之民,男丁一年徭役三十个工。如果少了,出钱补上,做得多了,计工发钱。来这里修路的,凡是铁治下的,都计入下年徭役里面。这不就是发钱么!”

    孙三郎听了,想想也是。以前朝廷兴工征夫,并没有确切的徭役数目,但不管怎样,三十天总是少不了的。哪怕没有工程,平时也要被耆长点差,作为壮丁维持地方治安。三十个工,不知道包不包括做壮丁。如果包括,那可就赚得大了。

    农民一年总有数月的农闲时间,一年三十个工的徭役并不多。没有征夫的权力,地方官在地方上就没法做了。此时三司掌控财权,根本就不给地方留钱,州县治理地方最大的倚仗,就是征夫。其实在新中国的九十年代,农民的义务工远不止此数,少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