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重臣云集

    第116章 重臣云集 (第1/3页)

    饮了一杯酒,晏殊道:“如此重器,若是早出几年,西北何必如此狼狈!哎——”

    众人都不说话,一时车厢里静悄悄的,只有况且况且的声音从窗外传来。杜中宵也无话可说,其实他拿不准,即使有了铁路,能够调兵,是不是就能在西北战胜党项。宋军表现出来的战争能力,估计就是猥集在铁路沿线,一路推过去,利用国力堆死党项的核心地区。

    这也是个办法,铁路能把国力充分发挥出来,能够补齐边疆的短板。

    欧阳修道:“现在也不晚。如果大修铁路,西北到秦州,北到并州,东北到霸州,局面便自不同。”

    杜中宵笑着摇头:“相公,这可是铁路,是用铁铺的。加上路上跑的车,那要多少钱?数千里,朝廷的税赋全部都用来修路,也铺不了多少。”

    欧阳修道:“铁监一年就铺了数百里,也并没有什么。”

    杜中宵叹了口气:“那是铁监的铁卖不出去,只能如此。现在铺路的铁,就跟泥土一般,不能够算钱的。过上一两年,铁监的铁行销天下,那时再铺路,可就没有这样容易了。”

    现在以铁监为中心的铁路,说到底是铁监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是铁监为了维持产能,搭钱进去修出来的,以后哪有这种好事?这一条铁路,只能够北到开封府,南到襄州。再想延伸,成本就跟原来不一样了。其他地方铺路,成本会打着滚向上涨,

    一旦铁监的产品大量外卖,赚到钱了,一切都会不同。主管的必然会是重臣,铁监的管理人员,当然不会跟现在这样,都是无品无级的吏人,而是会有各级官员。不说增加的钱粮,他们会背负朝廷直接来的任务,哪里可能再像现在这样。

    现在铁监的生产能力起来了,但并没有赚到钱,全部转化为固定资产和基础设施了。铁监的账面上没钱,朝廷才会让杜中宵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一旦账面上有钱了,三司岂会再如此放任?

    铁路很便宜么?有生产能力当然便宜,但一旦生产的其他东西价钱上去,铁路的成本也跟着上去。

    这个道理杜中宵想得很清楚,所以要趁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