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议事

    第246章 议事 (第1/3页)

    都堂内,杜中宵端坐,看着宰相庞籍和枢密使王贻永、高若讷,心中惴惴。为官十年,这是第一次面对这么多高官,杜中宵既不熟悉礼仪,也不习惯跟他们对话。

    三人身边,是参与集议的有司衙门,主要是三司和枢密院的官员。

    参政刘沆、梁适,枢密副使王尧臣和孙沔,三司使田况、盐铁副使刘、度支副使周沆、户部带使傅求,和群牧使王德用,是杜中宵带兵出征必须获得支持的几个衙门高官,今日同时在列。另外韩林学士王拱臣、赵概和曾公亮及御史中丞王举正等人,则相当于旁听,兼提些意见。

    另一边的三衙管军只来了三位,殿前司副都指挥使许怀德、马军司副都指挥使王凯、步军司副都指挥使范恪。新任的枢密都承旨王贻庆和知都省张友直,则负责中间协调。

    杜中宵带营田厢军救唐龙镇已经昨天在崇政殿议过了,有皇帝的支持,宰相庞籍同意,不管心里怎么想,其他官员不能说什么。今天讨论的,是具体事宜,各衙门如何配合。

    用了茶,众人互相寒喧问候过了,庞籍道:“契丹围唐龙镇,不得不救。因侬智高之乱,狄太尉带大军南下平乱,禁军一时难以抽出足够兵马。圣上之意,由原提举京西路常平司杜中宵带已经准备好的营田厢军,北上救唐龙镇。此事已定,无非再议。今日诸位来,是你们做好各衙门的事情,务必让杜中宵所帅兵马以最快的速度,畅通无阻地到达火山军。其军中所需粮草物资,出征前备齐,及时送到。纵然稍有延误,也要定好备齐的时期。哪个耽误了,必治其罪!”

    众人拱手称是。此时庞籍独相,权威很重,对党项战争时留下的传统,枢密院也要听命。

    庞籍点头,对王贻永和高若讷道:“前次检汰,预备南下,营田厢军只有两万余人。这些人马南下是够的,北上对战契丹,可就不足了。圣上旨意,由三衙抽出精兵,补足人数,北上以三万千人为数。”

    高若讷道:“此事枢密院已知会三衙,补哪些兵马,先由他们和杜提举商议,枢密院宣调。”

    说完,高若讷对杜中宵道:“只是时间紧急,杜提举和石团练明日就要回襄州,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