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首告有赏

    第3章 首告有赏 (第2/3页)

宋军过来,不想跟契丹人一样与本地蕃落共治,那就五步之外人尽敌国。想着和和气气,就把地方接收了,把治下的百姓编户齐民,想的过于天真了。

    这里沦陷了已经多久?秦汉北逐匈奴,移民屯边,已经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到了汉末,就有游牧民族进入,与汉人杂居。中原陆沉,衣冠南渡,这里成了游牧民族的地盘,汉人非常少见。隋唐时再次移民,中唐又再迁胡人进来,这一带成为安置胡人的地盘,再次汉胡杂居。晚唐五代,汉人或逃或亡,剩下的绝大多数都是以蕃落形式存在的胡人了。出现在这一带的汉人,不是契丹这种势力迁来的,就是各蕃落抓来的汉人奴隶。几百年了,汉人在这里是奴隶,凭什么宋军一来就与番人地位颠倒过来?

    几纸告示就能改变一切?不杀个血流成河,改变社会基础谈何容易?所谓惊天大案,那是在杜中宵的眼里。这种事情蕃落们已经做了数代人,很平常的事情。

    宋军不是侵略者,各蕃落也不是原住民。如果这里是蕃落的土地,哪怕发生大案,杜中宵手段也会温和得多。别人的地盘,当然有别人的规矩,要求起码的尊重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这里不是,这里的原住民是汉人,当年与大汉争夺此地的匈奴早已经不知哪里去了。

    大部分的蕃落也不是侵略者,而是他们失去了家园,由唐朝内迁安置在这里的。最困难的时候,是汉人王朝接纳了他们,让他们重建家园,转过头,就把汉人或杀或赶,剩下的掠为奴隶。

    反客为主,以汉人为奴,还敢公开买卖,王师来了尤不收手,那就要有被杀头的觉悟。

    喝了一会酒,吃了些肉,杜中宵靠在床上昏昏睡去。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杨文广轻敲房门。杜中宵懵懵懂懂醒过来,下地开了房门。

    杨文广叉手:“报经略,涉及的蕃落一共八家,有六家首领已至。剩下未到的两家,属下已派军兵前去,擒其首领,流一千里之外,暂由其子弟接任,到丰州来。”

    杜中宵道:“好,非常时期,当用雷霆手段!没有雷霆手段,何显菩萨心肠!”

    说完,回房略微整理一下,与杨文广到了衙门正堂。

    见到杜中宵进来,一众蕃落首领急忙行礼。

    杜中宵在案后坐定,看着众人,沉声道:“此次召你平来,两件事情。第一件,昨夜我宿于城外青冢之下,有数百蕃落兵马趁夜色,偷袭于我。昨夜死了的,还在青冢附近,你们派人随杨知州,一起去认各家的尸身。活着的,拿了在衙门里。已经问了口供,昨夜之事到底有多少家,出了多少人,一切都明明白白!杨知州会派士卒随你们回到蕃落,宣读衙门布告。读是你们自己读,读错了,或者隐瞒不说,士卒回来报衙门,就不要怪朝廷了。凡错报或漏读的,首领流一千里外,入牢城营,非赦不还!”

    一个首领听了,上前急道:“相公,我等番人,不识汉字,如何读衙门告示?”

    杜中宵道:“那你们自己找识汉字的,教给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