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开拓的本钱

    第145章 开拓的本钱 (第2/3页)

    北宋的正常年景,以前一年岁入,大约在一年七八千万贯到一亿贯之间。当然,这不是现钱,而是加入了全部实物,正确说法应该是一亿贯石匹两。自建了铁监,建了铁路,天下商税收入大增,到了三亿多贯。因为发行了纸币,实物税赋大为减少,货币增加,现在的财政收入远不是以前可比。

    不过,现在收入多了,相应地花销也大了许多。每年建造铁路要花钱,相应增加的人员要发钱,前几年战不断也要花钱,更不要说官员的收入大增加。到了最后,多收多少,也就多花多少。

    其实这是政权的正常状态,不管一年收入多少钱,总是会花掉。如果花不掉,从上到下的官僚会想出办法来花掉。除非皇帝强行储存一部分,不然哪里会剩下钱?

    赵祯道:“一年收入三亿余贯,多花三五千万贯,总是要办法可想。整训就多花不了多少钱,该有的军官大多都有,只是没有分到各军而已。又不打仗,比去年花的应该还少才是。”

    杜中宵道:“无非开垦两湖,就当作再打一仗而已。因为在境内,粮草可以周边调运,不像灭党项时花费那么多。只是要选择合适的官员,勤于政事,不可懈怠。”

    中书官员沉默一会,韩琦道:“禁军不得不整训,拣汰下来的人员开垦两湖,已经是代价最小的办法了。纵然花一些钱,也是值得的。两湖开拓出来,以后也可以增加钱粮。”

    文彦博道:“钱当然是值得,只是朝廷一时没那么多钱。全国统一印钱引才一两年时间,有各种想不到的事情。再者,要准备数年后对契丹的战事,必须要在河北路和河东路修铁路,这都要花钱。还有现在各地铁监做得极好,要新建工厂,也要花钱。一年多出三五千万,中书难做。”

    杜中宵道:“这样吧,整训禁军不是几个月就能完成的,便分为两年。第一年,约二十万人到两湖去,花钱以三千万贯为数。若是超了,人便先留在京师。”

    文彦博看了看韩琦,又看了看几位参政,点了点头:“如此,倒是可以支撑。”

    赵祯道:“两湖营田,用的禁军,不是以前京西路营田可以比的。哪位官员掌管此事合适?”

    杜中宵捧笏:“臣以为,枢密直学士李参,精通吏事,在地方善于理财,可任此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