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用尽全力

    第218章 用尽全力 (第2/3页)

各军中抽调将领,加上军校出来的人员,也可以编一军。短时间能编成的军队,就只有这么多了。今年京城禁军已有十五万人调往河北路,无人可用了。”

    赵祯道:“现在各军校中,教员、官员,有多少人?”

    杜中宵愣了一下,道:“京城军校中的人员最多,有三千多人。河曲路军校,有六百多人。河间府的军校因为紧急,从上面两所军校调了许多人去,有一千多人。”

    赵祯道:“如果把这些人编入军中,能否再整训出一军来?太尉,契丹是本朝大敌,如果今秋是与契丹的生死之战,先让军校中的人去打一仗,又有什么?”

    杜中宵想了想,道:“把军校中的所有人全部编入军中,倒是可以再编一军。不过,这样做人数还是有些不足。而且,还是缺少单独的骑兵。”

    赵祯对杨文广道:“原先整训过的各军中,其实许多将领不一定是必须,暂时抽出来,军队不是打不了仗。非常时期,原张岊和刘几军中,抽出一些做副职和庶务的将领,用来整训新军。还有,河曲路的王凯,所部本是你所部,成军最久。契丹人来幽州,河曲路无大敌,从他的军中抽出将领来,同样也来编练新军。想尽办法,把京城和河东路的军队,再编成三军。”

    杨文广叉手称是。停了一下,道:“陛下,如此做只怕有些仓促。军队编得急了,战力不足。”

    赵祯道:“顾不得那么多。现在禁军士卒不少,只是军官缺乏。非常时候,非常手段,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军官,暂时先不设了。军中除参谋、指挥、粮草和情报,其余的军官能裁就裁。等到战后,不需要这么多军队了,再合并就是了。”

    听了这话,杜中宵不由觉得头痛。当年河曲路整训的时候,军官特别多。许多军官看着没用,实际上非常有必要。一是各有分工,让军中的权力明晰,制度化,破除以前兵为将有的陋习。还有就是在战时军官有损失,随时有官员递补上去。不致于一有将领阵亡,全军溃散。赵祯这么布置,相当于从那个时候后退了一大步。不要听什么是暂时做法,只要胜了,以后这些就很有可能成为常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