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回乡

    第224章 回乡 (第1/3页)

    不知不觉间就树叶泛黄,天气凉了下来,秋天来了。农民感受着丰收的喜悦,一片喜气洋洋。

    孟学究回到村里,村里百姓正忙着晒谷,一片热闹景象。听说孟学究回到村里,大家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到他家里来看他。南渡来到大宋,这是村里第一个出息的人才。

    院子里,众人看着孟学究穿着锦衣,气宇轩昂,再不是从前的样子,人人称羡。不到一年,孟学究就做官了啊,从今以后,大家再不相同。

    朱照仁道:“学究,你在军校里学了不到一年,现在做什么官?”

    孟学究道:“得长官抬举,做了个营指挥使。只是时间太短,官职低微,只是假摄。”

    这些百姓也搞不明白这些名字,只是问:“这指挥使,手下管着多少人?一个月有多少银钱?”

    孟学究笑道:“我是小官,因为管着一千多兵,职钱多一些,一个月有三贯足钱。其余衣赐、禄米大约也是此数。说起来,一个月有六七贯钱。现在与以前不同,朝廷钱粮充足,每月都能发下来,日子也还能过。等到后边有战功,去了假摄,倒能翻一番。”

    众人纷纷赞叹,觉得一个月有几贯钱,必然是多得花不完了。去年冬天的时候,修车站一个月有三贯多钱,做工的就觉得极为丰厚,可以花一年。现在孟学究每个月都发几贯,那还了得?

    韦照道:“学究,你一个月这么多钱,是不是要把嫂嫂和孩子接过去,不再在村里种地了?每个月几贯钱,一家三口人,尽够花了。”

    孟学究道:“此次我回来,正是要说此事。得到的消息,契丹已经点兵,今秋南下幽州,今年必是要打仗了。我随军驻在边境,难免战事,当然不能带家小。总要打过仗后,再想办法。”

    “要打仗了吗?”听了这话,乡亲们一时间议论纷纷。去年冬天,听说就有契丹人南下,被宋朝大军围攻,全军覆没。没想到契丹人这么不死心,今年要又派人来。

    孟学究道:“你们不必担心,朝廷在雄州有五万大军,河间府驻军更多。一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