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都堂议事

    第116章 都堂议事 (第2/3页)

前那样聚集兵马。”

    韩琦点头:“不错。耶律洪基被俘,到现在,契丹都没有立新主,国内一团乱麻。我们出兵,攻城掠地,实际并不困难。东京道女真人作乱,攻占了许多州府,契丹人都无力镇压。”

    杜中宵道:“女真人吸收了渤海人后,也是大族,不可大意。等到占领中京道后,要聚集大军前去征讨。东京道地方广大,又多耕地,可以供养数万之军。一有不慎,被他们发展起来,又是大患。”

    文彦博道:“女真人茹毛饮血之辈,吃饱也是艰难,不必惧他们。”

    杜中宵摇了摇头:“相公,历朝历代,都是在强盛的时候,不关注边疆异族。结果时间长了,他们慢慢聚成一团,就成了大势力。以前不征讨异族,是地理过于遥远,虽然用兵并不多,但运粮就难了。我们现在有了火车,运粮容易,就不要犯前朝的错误了。凡不服王化者,不可令其东征西讨而成大患。”

    文彦博点了点头:“太尉说得也有道理。这是后话,现在先放在一边吧。”

    杜中宵道:“凡撤回京城的禁军,除了上四军外,都开始裁军。等到占领奉圣州后,其他各军也要裁减人数。七十余万禁军,朝廷虽然供养得起,却没必要了。”

    韩琦皱了皱眉:“上四军也不必齐装满员。他们常驻京师,并无强敌,只要留住炮兵、骑兵和军中骨干即可。到了用时,再被入兵员不迟。”

    杜中宵笑道:“上四军的事情,还是要看圣上如何说,我们不好做主。天下兵马,总要有一些军队归于殿前,我们臣僚不必干涉过多。”

    文彦博本要出声反对,仔细想一想,杜中宵说的也有道理。作为皇帝,不管是真管也好,还是假管也罢,总要直接插手军事。便如以前,军中凡是指挥使以上,都要皇帝亲自任命,便是如此。现在军队中士卒的征募,军官的升迁,都有了制度,但不能把皇权影响彻底排除。

    韩琦道:“到大同府的雁门关,山路崎岖,不好通行。庞籍曾派人去查探过,修不了铁路。占了大同府之后,若是铁路修不到那里,终究不妥。现在看来,还是要从胜州起,一路修到大同。这一路多是山路,虽然不险峻,难度却是不小。而且一路上人口稀少,并不容易。”

    杜中宵想了想,道:“如此一来,胜州就成了天下大城,不是以前可比。不管是对西域,还是去塞外,还是去大同府,都走那里,非同小可。”

    文彦博点头:“我们商量过,到大同府的铁路一修通,胜州就是天下要地,非是重臣,不能镇守那里。不过也没有别的办法,要穿过阴山、燕山,只有胜州合适。”

    对于后世来说,过阴山、燕山并不难,路线不同,只是花钱多少而已。这个时代不同,技术条件根本不支持难道过大的交通。幽州向北过燕山铁路很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