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所得

    79、所得 (第2/3页)

将身为太子的刘启教训过无数次。

    刘启一点办法都没有,直到继位以后才将这些曾经欺负过他的大臣赶走了事。

    现在晁错能耐着性子出来亲迎,这已经是给了刘荣天大的面子了。

    晁错的礼遇也就是这样了,将刘荣请进了内史衙门,然后就不闻不问了。

    显然是准备将刘荣晾起来,希望对方知难而退。

    如果刘荣只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皇子,面对这种局面,还真要一筹莫展。

    现在嘛,对付官僚,比他更官僚也就是了。

    便宜老爹是让他来观摩学习的,那么整个内史衙门的人自然没理由拦着他。

    所以这一个上午,刘荣就是在内史衙门四处走走看看,并暗暗将一些情况记在了心里。

    在中午的时候,有人将刘荣的表现汇报道了晁错这里。

    听完,晁错就皱起了眉头。

    刘荣这番不急不躁的表现,一点都不像个年轻人。

    晁错之前甚至做好了刘荣大闹一场,他拼着承受皇帝的一顿责备,也要将这个碍眼的家伙踢出去的准备。

    看来这个刘荣,比想象中的要更加棘手。

    “带路。”

    晁错这是要亲自去会一会刘荣。

    毕竟同在一个衙门,出门没走几步路。

    晁错就看到刘荣伏在案几上,似乎在写着什么东西,十分的聚精会神。

    他示意旁人勿要出声,悄悄的走到了刘荣的身后。

    才看了几个字,晁错脸上的表情立刻就变得非常精彩。

    这上面写的并不是什么长篇大论的奏疏,更像是小孩子告刁状的把戏。

    上面名列了刘荣在上午的所见所闻,尽是不好的地方。

    事实上,不管在哪个朝代,哪个地方,官府衙门都有着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的痼疾。

    最让晁错有点难堪的是,他发现刘荣并不是在胡编乱造,而是每条都切到了要害之处。

    以晁错的骄傲,是不会闭着眼睛说瞎话,自然也不会否认内史衙门存在的一些问题。

    只是让他感到有点奇怪的是,这刘荣将这些东西记录在空白的竹简之上,该不会是……

    想到这里,晁错轻轻咳嗽了一声,然后问道:“殿下这是在?”

    “好叫错公知晓,小子今日观摩了半天,发现了内史衙门里的一些不足之处,正要上奏父皇整顿一番。”

    刘荣自然早就知道了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