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第一批学生

    第二百四十六章 第一批学生 (第2/3页)

俗,但是在极为专业的安全局面前,依然还是露出了狐狸的尾巴。

    不仅有京师锦衣卫的秘探,竟然还发现了英宗朱祁镇派来的探子,且人数有八名之多。另还有瓦剌也先部派来的两名探子,看着这些安全局甄别出来的报名者,杨晨东摇头笑笑,“他们还真是看得起我,看来少爷想低调都不行啊。”

    当然,除了这些探子之外,报名者中的确有条件不错者。比如说摆在案面上的四张表格。

    第一个就是王思,吏部尚书王直之孙,以前曾任翰林院的编修,正七品官员,也是杨晨东很早就认识的朋友之一。

    后因为代宗朱祁钰上位,金英手握大权的时候,曾派人去勒索过王直,因为所获甚少,不满意之下就把王思给革职了。在后来虽然官复了原职,但这位公子的心思已经不用在官务之上,而成为了神仙居中的常客。

    此子他竟然也报考了杨家书院,看着他的名字赫然在案的时候,杨晨东便将其抽了出来。一番的深思之后决定招其为学生。

    对此,杨晨东是有着自己的考虑。温水煮青蛙这是他对大明王朝的态度,想达到这一点,前提就是需要足够的温水才可以。王思就被他视为温水的一部分,由他去改变和影响更多的公子少爷,甚至动摇王直对大明的态度也并非是没有可能的。

    曾有一段时间与王思走的很近,对此人,杨晨东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他很聪明,且身上并没有多少纨绔子弟的臭毛病,在加上年纪也不是很大,只要肯学的话,是可以有一番作为的。

    圈定的第二个名为冯柯,落魂的举子。

    年少的时候因为聪明早早就考中了秀才,也让他看到了改变家族的希望,一头扎进了书堆之中不能自拔。但往往这样的人除了读书之外,其它方面都不会太擅长。

    冯柯就是这其中的例子。学习知识的速度的确很快,但在与人接触方面就有着太多的不足,以至于他在读书人中都没有什么人缘。就在考举人的时候,竟然被其它秀才给坑了一把,一张写着无关紧要的字条被早早的塞在鞋底之中带入了考场。

    原本这只是一个玩笑,想逗弄他一个而已。但不成想结果却是如此的戏剧化。冯柯中了举人,放纸条的秀才却是名落中山了。出于报复和妒忌的心理,此人事后向朝廷检举了此事。但因为事过境迁,已经无从查证。

    可因为这件事情,冯柯却没有被朝廷安排以职务,仅仅只是得了一个举人的身份而已。加上父母过世的早,他又不擅经营,最终家中的田地都被变卖用来买书本了,以至于现在吃饭都成了问题。

    这样的书呆子,怕是扔在哪里都不会讨人喜欢。可是杨晨东知道,这样的人比较适合做专业的工作,比如说后世的科学人员,正是因为他们无欲无求,眼中只有知识与科学,这才成就了许多的发明。收下此人,就是将冯柯当做科学家的苗子去培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