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捐款闹剧

    【169】捐款闹剧 (第3/3页)

    周后愤怒地打断他:“迁都?!他们自己不敢向皇上说――怕砍头,却鼓动你来跟我说,再让我跟皇叨咕着,是不是?”

    国丈周奎见周后火,不禁有点不知所措了。周后又说:“父亲,你太糊涂了,简直是个老糊涂!皇上连议和都恨之入骨,更何况迁都?父亲,你被人利用了!他们把你当枪使,为了他们自个安危!”

    周后耐着性子说道,“父亲啊,你不但糊涂,也太吝啬了!听说,你前天捐助,只拿出七百两银子,真是给女儿丢人!”

    周奎满面苦色地说:“女儿啊,愚父哪有银子呀,愚父恨不能卖宅子呀……”

    周后打断他的话:“别说了,咱家有多少家产,女儿心里能没数吗!父亲,女儿求您了,多拿些银子出来,捐助给朝廷,做一回皇亲国戚的楷模。只做这一回还不行么,皇上待您不薄啊!”

    国丈周奎顿时眼泪汪汪,摇头叹道:“女儿,你不知道,就因为我是国丈,因此,从来不敢收受贿赂。一年到头,我全靠那几个俸禄和皇上的赏赐过活呀。我已经捐出半年俸禄了。今后,我每天都得捌成两天过了!”

    周后叹了口气:“女儿就知道你会这么说的……你等着!”

    周后走开,到墙角拉开一只橱子,翻呀翻,翻出一张银票。她拿着这张银票回到老国丈周奎身边,悄悄塞给他,叮嘱道:“父亲,这是一万两银子,我本想寄给家乡的。唉……算了,你明天把它捐献给朝廷,就说是你自己的家产。”

    周奎赶紧急推:“这怎么行!……”

    周后叹了口气,说道:“什么都别说了,这可是既为皇上分忧,也为咱周家长脸!”最后周奎犹犹豫豫地还是接下了。

    第二天一早,那副捐助的白绸还高高地架在上朝的宫道上,下方空着大半截。众臣有如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老国丈周奎走来。老国丈周奎一边走一边豪迈地道:“老夫今年七十岁了,没几天活头了!原本打算在家乡买块坟地、打一套寿棺,百年之后,也好有个安身的地方。昨夜想了一宵――不成!”

    旁边的臣子问:“怎么不成啊?”

    老国丈周奎道:“大明要是没有喽,还有我埋骨头的地方吗?所以,我把买坟地、打寿棺的银子全揣上了,五千两!全部捐给朝廷做军饷!”

    众臣惊讶,表情都是不信。

    老国丈周奎从袖中唰地抽出银票,朝众臣展示:“看看,看看……”老国丈周奎走到捐助表前,将银票放在显眼处,抓过笔填写。

    众臣都呆了,接着齐声赞道:“好好!……老国丈~~了不起啊!”

    一位大臣概然道:“老国丈如此慷慨解囊,我也不能吝啬,我也捐出三千两来!”

    另一臣也道:“我也捐三千两!”

    一时间,众臣纷纷上前填报。把边上王晓之都看呆了!

    周后独自立于宫道暗处,远远看着自己父亲周奎的表演,她又惊又气,咬牙切齿。稍顷,周后忽听附近有宫女的笑声。她急忙隐到柱子后面,偷偷地拭泪……周后垂着头,沉重地走向坤宁宫。

    正在上阶时,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她微转身看,王承恩奔来了。王承恩朝周后深深一揖,喜道“秉娘娘,喜事儿!刚才周老皇亲捐了五千两银子,皇上得知后,高兴得很,当朝夸奖了他。还让老奴快来传旨,让娘娘也知道。”

    周后克制着内心愤怒和羞愧,说道:“知道了!……要是人人都如此捐助,只怕要越捐越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