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章 血战煤矿之马革裹尸

    200章 血战煤矿之马革裹尸 (第2/3页)

辜牺牲战士们的一种交代。

    “砰”一声枪响,世上又多了一个孤魂野鬼,只是没有人可怜他,自作孽不可活,明明可以谈判解决的事情,非要上来就动武,这些人死有余辜。

    半个小时以后,庞大的车队开始出发。

    赵铁铮等四名军区过来的老兵,开着那两辆05坦克在前面开路,一公里之后是民防军幸存的坦克和自行火炮。

    其后是六十辆大大小小的重型卡车,大部分车辆装满了煤炭,剩余十几辆车车兜里全是捆绑好的日本人,他们也算是这次行动的收获,未来还不知道能给民防军带来啥好处。

    最后才是王志明亲自押车的两辆车,一辆车里装满了牺牲战士的尸体,这是准备运回到天府区去安葬的。

    李宝强两年来自始至终有个习惯,凡是牺牲的官兵遗骸一定要想尽办法带回到烈士公墓安葬,这一点让全体官兵们都感动不已。

    李宝强站在漆黑的夜空下,看着车队一辆辆从自己眼前通过。特别是看到最后那辆运尸车,李宝强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这是向他的战友,向他朝夕相伴的兄弟们致敬,同时也是对因自己的骄傲自满导致的这场悲剧,在向牺牲的官兵们致歉。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马革裹尸”体现的一种人生价值取向,能为后人传颂。古代社会受儒家思想影响最大,其中“忠孝”一直是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

    其中“忠”显得尤其高尚。“忠”就是效忠国家,效忠朝廷。所以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青睐。而在战场是为效忠国家最激烈,最显著的地方。

    战场上存活下来,表面上看来还不能表现尽忠。而战死,则是无可争议的尽忠!所以一些爱国将领以此为最高荣誉。

    诗句是lang漫的,但是人之常情,特别是中国人,死后回归故土,不做孤魂在野外,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所以李宝强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