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秋收

    第二百三十六章 秋收 (第2/3页)

见到了李宇一双漆黑的眼睛。

    “好吧,好吧,坐马车就坐马车吧!”张允文无奈的说道。

    于是一辆装饰风格带着几分脂粉气息的马车在蕊儿的驾驶之下,慢慢的出了长安城,一路往东而去。

    马车沿着官道不急不缓的行驶着。官道一侧是大运河,碧波荡漾,微浪起伏,一艘艘大小船只穿梭河面,帆影点点,映在碧蓝的河水中,煞是好看。而官道的另一侧却是块块整齐的良田。田里的麦子尽皆垂着脑袋,沉沉的麦穗随着河风的吹拂,而有规律的摇曳着,如同扬波分浪一般。

    掀开帘子,望着这帆影点点的大运河,支柔忽然道:“相公,我们下去坐船吧!来长安这般久了我还没坐过几次船呢!”说着一脸期待的望着张允文。

    张允文正要拒绝,那支柔凑到他耳边轻声道:“若是相公答应,今夜妾身随便相公处置!”说完还在张允文耳边轻轻吹了一口气。

    听得这话,再加上支柔的挑逗,张允文顿时精虫上脑,想也不想便即刻应道:“好!”然而这时,却看见李宇翘起的小嘴,当下苦笑,这左拥右抱的差事可是不好做啊!

    将马车放在一家驿站里,然后来到驿站旁边的渡口,雇了一叶小舟,由一位年老的艄公摇着橹,慢慢放舟。那艄公裤脚衣袖高挽,奋力的摇橹,双手青筋冒起。虽说穿的有些寒酸,却是落落大方的和张允文等人说笑着,似乎丝毫没有将众人身上华丽的衣衫看在眼里。

    坐在船头,迎着猎猎河风,看着水面上往来的大小船只,张允文忽然想起了皮日休的那首诗来: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在老艄公的奋力摇橹中,小舟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新丰。

    船靠在渡口边上,张允文当先跳到岸上,然后小心翼翼的将李宇、支柔还有蕊儿三人接上岸来,转过身拿出一串铜钱,大约有一百百枚,递给老艄公,老艄公连连推辞,说是要不了这般多。张允文却是将铜钱硬塞进老艄公手里,迅速带着几人离去。

    支柔当初买的农场位于新丰县城西,离运河也不远。众人下了官道,沿着仄仄的乡间小道走了一会儿,渐渐进入一大片麦田之中。支柔指着眼前飞大片麦田道:“相公,这里便是我们的农场了!”

    张允文举目一望,只见金灿灿的麦田环绕在周遭,自己行数人仿佛置身于金色的大海之中,绵延开来,漫无边际,层层叠叠,似乎看不到尽头。河风吹来,麦浪翻涌,发出一阵“霍霍孜孜”的摩擦声。

    没多久,一名中年人便带着十多人赶到了麦田之中。

    张允文认出来,这中年人正是昨夜前来报告秋收的管事。

    在这叫着卫昌礼的中年人的带领下,张允文等人来到了一处农庄。

    这处农庄不大,大约有五十来户人,据说是支柔招徂而来的流民,还有些则是奚族的牧民。而附近的田地,全是支柔凭借当初张允文给的十万贯买来的。无论是农庄还是田地,都在户部登记在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