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请尚公主

    第三百三十五章 请尚公主 (第2/3页)

时候,张允文已经站在李世民面前,向其陈述天然居内的事情。末了,张允文说道:“微臣认为此事乃是吐蕃有求雨唐,恐陛下不同意,便派人以厚礼馈赠侯君集,让其帮着说话!至于吐蕃所求之事,臣也猜测到一二!”

    李世民听得这话,先是松了一口气,接着便疑惑的说道:“怎么?允文你知道那吐蕃所求之事?”

    张允文笑道:“此为猜测,尚无根据!”

    “是什么?”

    “吐蕃定然是向我大唐求尚公主!”

    “什么!”李世民一脸震惊,“吐蕃人欲我大唐宗室之女远嫁吐蕃?允文你又如何猜测的?”

    张允文道沉思片刻,说道:“吐蕃紧邻吐谷浑,而吐谷浑便有我大唐公主嫁欲彼处,想来吐蕃定然十分了解的。在说了,吐蕃向大唐求亲,非是求公主本身,而是那丰厚的嫁资!”

    李世民听了,却是一笑:“允文此言过虑了吧,那吐蕃虽说远离中原,民穷国馑,但还不至于贪图我大唐之嫁资吧!”

    张允文却是沉着脸说道:“吐蕃之上,地势高峻,气候寒冷,除了被其称之为‘青稞’之物外,无生五谷。至于纺织技艺、冶铁技艺等诸般技艺,却是一个也没有。若是臣猜测正确,那吐蕃人的目的便是我大唐的作物种植之法,纺织冶铁之术等关乎于民生之术!”

    历史上的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大量的种子、技术工人、书籍,为吐蕃日后强大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如藏人在长诗中记述的那样:尊敬的文成公主,带来手工艺五千种,打开了西藏工艺,繁荣昌盛的大门。尊敬的文成公主,带来畜类五千种,给藏区乳酪的丰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见李世民有些不在意的样子,张允文接着补充道:“如今吐蕃人所用之武器,尚有石制、铜制,铁制武器多是掠夺他国与私下买卖得来,若是让吐蕃人掌握冶铁、铸铁之术,则吐蕃人军力将会上升不知一筹!到时候,从陇右至剑南,乃至整个西域,都将暴露在吐蕃人之铁骑之下。凭陵而下,来去如风,何以能挡?”

    李世民素来重视军事,如今听张允文这般一说,倏然而惊:“唔,允文此言当真?”

    “千真万确,绝无半点虚言!”

    李世民面色阴沉,好半天才到:“好了,允文啊,你暂且下去,此事朕自有决断!”

    张允文只好慢慢的退出了大殿。

    “请吐蕃使臣上殿!”随着一声悠长而尖利的声音响起,在那名大相的带领下,三名吐蕃人昂首挺胸,步入大殿之中。

    一入大殿之中,只见皇帝坐于正上方,文武分列,一杆杆大柱竖立,地面 如镜。一股庄严的气息弥漫在大殿之中。

    “番邦使臣禄东赞见过大唐皇帝陛下!”这位叫做禄东赞的大相右手抚胸,躬身行了一个礼节。

    一听到这个名字,张允文一愣,禄东赞,这不就是吐蕃大相么?吐蕃之所以兴起,除了松赞干布这位有魄力的领导者之外,有着智者之称的禄东赞在吐蕃兴起的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嗯,而且好像上次吐蕃使团好像也是这位禄东赞做主使的吧!

    想到这里,张允文顿时恍悟,难怪吐蕃人要找侯君集啊,上次他们已经勾搭过了。

    李世民对着禄东赞和煦一笑:“大相这是第二次来长安了吧!上次来的时候,大相还不是大相,如今再来,已是吐蕃大相了!真是世事变化如潮啊!”

    禄东赞微微一笑,举止得体的回答道:“几年过去了,皇帝陛下还是这般风姿伟仪,春秋鼎盛啊!”

    李世民听了这恭维话,心头也是暗觉舒畅,龙颜大悦。

    那禄东赞又道:“我等爬山涉水,千里迢迢的来到繁华的长安,为的就是拜见大唐的皇帝陛下,如今见到了皇帝,真是番臣的荣幸啊!”

    “哈哈,大相太客气了,贞观八年的时候,吐蕃首次派出使团抵达长安,我两国之间的友谊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如今,这种友谊已经持续了这么多年了!”李世民虽然爱听恭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