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研究成果

    第二百三十二章 研究成果 (第2/3页)

丽,平定北方。

    “父皇,火药的原料十分的便宜,只不过制作的时候比较麻烦,容易出错,所以现在产量并不高!”

    “那平定高句丽所需火药,需要多久能够准备完毕!”

    余志乾愣了一下,没有想到皇帝居然会有这种问题,高句丽啊,余志乾也知道这个国家,只是没有想到在皇帝心中,如此迫不及待的想要灭掉这个国家。

    “平定高句丽火药,半年之内就可准备完毕,不过父皇,其实平定高句丽,也并不需要如此着急,东北黑山白水附近,有一大片良田,我朝可派兵将那一片占据,然后开始屯兵,让士兵习惯东北天气,到时候平定高句丽易如反掌!”

    之前余志乾就研究过平定高句丽问题,最大的问题和吐蕃问题差不多,就是一个环境问题,高句丽那一片区域常年冰封,夏日短暂,适合余唐帝国出征的时间也只不过是短短三月,高句丽依靠着城坚粮广,坚守不出,所以余唐帝国也拿高句丽没有太好的办法。

    但是一旦余唐帝国士兵适应了高句丽天气,常年围城的话,高句丽也不是什么问题,毕竟只是一个小国,兵寡粮少,不说围困几年,只是一年,高句丽基本上就会自内而外的崩溃。

    皇帝没有听到其余的话,而是十分在意余志乾刚刚随口一句,东北有良田,盯着余志乾:“太子,你说东北有良田,有多少?”

    东北的黑土地有多大,余志乾还真的不是很清楚,不过后来会被称为北大仓,也是国家重点粮仓旨意,思索了一下缓缓的摇了摇头:“不知道,不过应该不会比关内那些良田数量少,而且东北是黑土地,土地十分的肥沃,虽然一年只能够种植一次,但是产量应该会被关中要高上不少!”

    听到余志乾的话,皇帝的眼睛再一次的变得通红,上一次变得通红,是皇帝知道南越国那边有吃不完的粮食,果然在古代,不管是什么身份,对于土地和粮食的执着,不是后事人能够理解的。

    皇帝不断的在余志乾身旁旁敲侧击关于黑土地的问题,余志乾知道的也不多,只知道东北有良田,未来叫北大仓,皇帝再三确定,东北有足够的良田之后,就不再发问,心中已经开始计划着,如何能够占据开发那一片土地,如果余志乾说的是真的,加上南越的粮食,帝国真的永无饥荒。

    一行人来到被炸塌的城墙前的时候,皇帝也恢复了常色,开始观察被炸毁的城墙,皇帝在还是太子的时候,曾经也领兵出征过,简单的额查看了一下余志乾建的这一堵墙,不是什么偷工减料的城墙,对于火药的认识更加的直观。

    “这用了多少火药?”

    刘洋站了出来,给皇帝行了一个礼:“陛下,此次试验一共用了四坛火药罐,加起来应该一共用了大约有一斤重的黑火药!”

    余志乾听见之后,面色一沉,这个家伙这么久了还没有将坏习惯改过来,盯着面前的刘洋:“说具体的数字,本宫说过多少次了,科学实验要精确,你这个大约大约是多少?”

    听到余志乾的训斥,刘洋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恭恭敬敬的重新行了一个礼:“陛下,本次实验使用使用了四罐火药罐,一共使用火药五百八十克!”

    准确说出了数字,余志乾满意的点了点头,皇帝看了看城墙:“这火药,只能够埋在城墙下面才有威力吗?”

    皇帝脑海之中已经盘算着火药的运用,如果需要人力埋到城墙下面,火药的作用要打折扣,毕竟埋火药需要大量的人力,可能会出现巨大的伤亡,两军交战,特别是守城部队,想要消灭城墙下的军队,易如反掌。

    “父皇,这只是火药运用的一种方式而已,现在我们正在研究一种延迟火药,火药更加的稳定,这样的胡啊,可以通过投石机进行抛射,不过火药在城墙表面爆炸,对于城墙威胁不会太大,不过通过抛石机可以直接将火药丢到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