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难难难

    第4章 难难难 (第1/3页)

    一旁的老狐狸老涂听了,亦是糊涂不已,他也算是博览群书,但却是从未听说过这世上还有这等修炼之法。

    老狐狸不禁搓了搓狐掌,脸上露出对那炼气之法的好奇。

    元妃心中暗道,当今这世上的修炼之法,都是经过无数代人的锤炼,方才有今日的武道修炼之法和仙道修炼之法。

    仙武同修之人不是没有,天下八大妖仙可以说同时都是仙武同修的高手。

    但像她这样的鬼仙,依旧是仙道为主,武道为辅。

    因为仙道主神魂,武道主肉身。

    一旦灵肉合一,那神魂便不能出窍,那也就等于是自废仙道。

    想要性命双修,超脱长生,达到彼岸,何其难也。

    元妃知道这条路的艰辛,稍稍一怔过后。

    倒是想听一听这位青云子道长所言的这炼气之法四大境界有何威力?

    不止元妃有这般想法,便是洪易也是目光灼灼。

    此时的洪易还是一个普通的侯府庶子,能听到这等高人之言,于他而言,着实是一件令他高兴的事情。

    元妃朝着陆凤秋说道:“敢问青云子道长,这炼气之法的四大境界较之于武道、仙道如何?不知可否超脱彼岸,证得长生?”

    陆凤秋闻言,微微一笑,道:“人活在世间,自然要内外兼修,修武不修神,只是一介武夫,修神不修武,则是一介孤魂。“

    “这炼气之法,比起那武道、仙道来,自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想要超脱长生,却又非是单纯有修炼之法门便可以做到的。”

    元妃心中暗道,那是自然,即便练成阳神、人仙也不能超脱。

    一旁的洪易好奇的问道:“敢问道长,那想要超脱长生,除了修炼之法还需要什么?“

    陆凤秋闻言,不禁开口念道:“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洪易听了,有些怅然。

    元妃闻言,不禁暗道,这青云子倒是会卖关子的很,不遇至人传妙诀,她是一点都不相信这炼气之法可以超脱彼岸,即便是性命双修,达成阳神、人仙也不能。

    若这炼气之法真的可超脱彼岸,这青云子又岂会出现在这里。

    元妃虽然承认陆凤秋是个高人,但此刻对这炼气之法也没了什么多余的想法。

    一旁的洪易却是怅然不已,心中想着,这位青云子道长定然是高人无疑,他口中这炼气之法或许真的玄妙不已。

    可惜,他只不过是洪府庶子,无缘与这般前辈高人再深入讨教这炼气之法的玄妙。

    陆凤秋仿佛看透了洪易的心思一般,从旁说道:“贫道此番入世,便是要开宗立派,传下道统,凡入我门者,可学这炼气之法。”

    要开宗立派?

    元妃听了,第一反应是诧异,然后便是恍然大悟。

    难怪这青云子说什么不遇至人传妙诀,原来是想着开宗立派。

    她只以为这青云子是哪家道门不世出的高手,却是没想到这位居然是要来开宗立派的。

    大乾王朝亲近道门,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

    这位青云子道长到玉京城来,看来是早已经做好了打算。

    当今大乾王朝官方承认册封的道门只有三大道门,分别是太上道、正一道、方仙道。

    方仙道以炼金炼丹受宠于王公贵族之间,而正一道以讲戒律,安定人心也受朝廷的扶持。

    太上道则是神秘不出世,隐居山中,修太上忘情之道。

    这青云子来历神秘,是要自立道统,那显然不是这三家之人。

    不过天下道士何其之多,从中古到现在,有多少道门都消失在了历史的岁月长河之中。

    能有气魄建立道统之人,自然不是简单之辈,但这道统能不能传承延续下去,那就是两说了。

    元妃倒是从陆凤秋这番话中听出,这位青云子道长似乎对洪易有些兴趣。

    她在那秋月寺中听到洪易作诗,“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

    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心性,的确是有些与众不同。

    也难怪青云子道长对其有兴趣。

    或许这便是洪易的机缘。

    这位青云子道长若是诚心收徒,想必这洪易应该能入了青云子道长的法眼。

    元妃能想到的事情,洪易也能想到一二。

    但是洪易却是不太敢相信,这样的高人前辈,会想着收他一个侯府竖子为徒。

    而且他心中还有些顾虑,他在府中的地位着实不高,即便是拜师也要让父亲同意才行,更何况,他父亲洪玄机一向对佛道没有好感,若是被父亲洪玄机知道他拜个道士为师,那少不了一番训斥。

    坏了府上的规矩,定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