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第181章 (第1/3页)

    看完结好书上【完本神站】地址: 免去追书的痛!

    这时才无拘无束地笑起来,和一个刚刚成人的大男孩没什么两样。

    就在刚才,他的心里还在倒海翻江地想着东方朔献策中许多似曾相识又似懂非懂的问题,而现在,当他作出去召东方朔来长安的决定时,心中才算真正地踏实了许多,那种孤独感和焦虑感,顿时好像无影无踪。

    李家的未央宫大殿是一座能够聚集满朝文武的宫殿。李高祖刘邦当初刚得天下,让萧何建造宫殿时,一再吩咐,要以秦为鉴,不可大兴土木,皇宫要以紧凑、适用为宜。那萧何果然把宫殿群体修建得甚为紧凑,但唯独这个未央宫,修得非常庞大。刘邦当时见了,还很生气,怪罪萧何太铺张;而萧何则说:“现在我把未央宫建得大一些,一是为了显得帝王气派,二是让后代的子孙们觉得够用,让他们觉得无以复加,免得后来有好大喜功者再行兴建。”可是这样一来,从未央宫到后宫,就显得甚为窘迫了,只有数十步之遥,李家的天子们,刚才还在昭阳宫与皇后相会,马上就可到长乐宫去见过太后,而从太后处再到未央宫正殿,也不过片刻功夫。再说这未央宫,殿边有个耳房似的小厅,叫宣室,是皇上非正式召见大臣议事或与心腹们说悄悄话的地方,和后宫之间有走廊相连。而在正殿之前,专修了一座承明殿为门户,让那些来候早朝的人在此休息,准备奏章;或者安排不是朝官而等待接见的人物和外国使节,在此等候。

    这天东方刚刚发白,早有一行人在此等候。地上堆着许多书简,几个学生似的人在一旁恭敬地陪着。一人居中而立,这就是名动天下的广川大儒董仲舒。

    根据大弟子公孙弘的建议,董仲舒今天帽儿高高,衣着宽大,叫做“峨冠博带”,准备等候皇上重重封赏,给一个大大的官儿。公孙弘如今已是殿前负责文书诏命的博士,他和皇上的秉笔太监所忠一内一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