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第240章 (第3/3页)

一,涉及皇族,当有皇族坐镇审理。涉及高官,比如三品以上,须有内阁坐镇审断。若是军中之人,当设立特殊的大理寺,不能一概而论。”

    毕自严看着靖王微微点头,道:“王爷的话在理,那当前这个案子,该如何处置?”

    靖王看着毕自严,知晓他有意考校,直接便道:“皇室宗亲,当由皇上斟酌人选。”靖王心里很清楚,宗室几十万人,可能用的着实没几个。

    毕自严神色不动,目光看向汪乔年,道:“这到底是你们大理寺的事,你觉得该怎么办?”

    汪乔年上任不过几天,政务还没有梳理清楚,听着毕自严的问话,小心的斟酌着道:“下官的意思是,能否提升大理寺的品级?”

    毕自严顿时就一笑,道:“你刚从从四品提升到从三品,还想怎么提?”

    衙门的品级与官员的品级是一样的,不能指望一品大员去管理一个三品衙门,更不能让一个三品官员去统领一品衙门。

    汪乔年神色有些僵硬,道:“下官鲁莽。”其实他心里的想法是,提升大理寺品级,可以派其他官员来,并不是他再升官。

    毕自严没有理会汪乔年,思忖着道:“这个案子现在已经不重要了,人都已经保释出去,再等几天吧,我会再与皇上商议,出一个具体的章程来。”

    “是。”汪乔年道。确实也只能这么办。

    毕自严打发了汪乔年,虽然天色已经黑了,他也没有下班的意思,继续忙碌着。

    年关将近事情本就多,加上吏部群龙无首,他们要操心的事情就更多。

    孙承宗近来也在筹划着对大明军事体制的再次改革,都快愁白了头,也没心思早早出宫。

    靖王现在分摊了一部分内阁事务,更是忙的脚不沾地,也离不开,三人在各自的班房里,点着灯,准备彻夜不归。

    朱栩也没离开御书房,一道道奏本看去,太多的枯燥,乏味,近乎是机械的在运转。

    他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司礼监批红这种东西存在了,看多了,真的会吐!

    加上今天格外的冷,哪怕有炉子也难受,朱栩喝了杯茶,准备结束今天的工作,顿时又一怔,目光看向最后的这道奏本。

    这是通政使司右通政,吴有为上的奏本,将杨涟在“移宫案”中的作用大书特书,又言称他有“从龙之功”,并且还是帝师,洋洋洒洒近千字,最后点明要旨:请求特赦杨涟。

    朱栩不在意这吴有为在背后搞风搞雨,也不在意他提及东林党这个在官场算是禁忌的词汇,他倒是对“特赦”二字特别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