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邦彦的三问

    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邦彦的三问 (第2/3页)

    别的宰相们是如何行事?

    李林甫身为宰相,同门平章事,为了保住自己的权柄,利用胡人不可为相的规则,大肆任用胡将,激化了胡将藩镇割据的步伐。

    再看看,李纲,这权力,说舍就这么舍掉了?

    “在下佩服,佩服啊!”李邦彦不得不感慨。

    宰相,三公之首,权柄滔天,就连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是设置三衙,又是设置枢密院,设置率臣等等手段,来削弱相权。

    可是,现在的时局,枢密院话事人蔡攸,不吭不喘,闷头做事。

    三衙指挥使更是直接空缺,自从梁世成刺杀沈从逃亡临安之后,就一直空缺到了现在。

    太子年幼,皇后虽是将门之后,但是这大宋禁军调度、粮草皆由李纲一人把控。

    真的要反击,那就是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漂杵。

    李纲的整体实力虽然不如将门爪牙,但是有天子大义,也能够和将门杀的你死我活。

    “这种为了大义舍私利,某做不到,今天算是见识到了。”李邦彦感慨万千。

    官家走的时候,故意没有设置三衙指挥使,枢密院让蔡攸做个人形图章,目的就是增加李纲的权柄。

    “我相信我做的事,官家不会怪罪。”李纲非常确信,官家如果面临这种情况,他在这个多事之秋,也会为了保存实力,选择妥协。

    妥协的多了,这大宋和过去,不会有什么分别。

    李邦彦听明白了李纲话里的意思,官家也会选择保留实力,不给异族可乘之机。

    李邦彦不得不叹服,这君臣二人,没一个人把权力看的多么重要。

    这李纲做了一个月的宰辅,见识就已经如此非凡,也是奇才。

    “第二个问题,就是李太宰,转移工赈监、军器监之事,不知李太宰有何打算?”李邦彦问起了具体的事物。

    到了这方面,李纲就不如李邦彦的多了。

    毕竟李邦彦做宰相数年,里面有很多规则,看的比李纲更加明白。

    李纲说了下自己转移工赈监和军器监家属的事,让李邦彦叹息。

    “趁着时间还有一些,组织人把军器监的能装走的,比如陶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