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绝不议和!(为月票满200加更!)

    第二百五十二章 绝不议和!(为月票满200加更!) (第2/3页)

君临北庭!”

    嘶,君临北庭啊!

    历史翻译机李纲说你是老天爷选出来的人才,只要寻找良才辅政,那么用适当合适的政策,就可以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你既然有凌云之志,并且收复了燕云,就应该征塞北,开阡陌,治理万民,使我大宋再现当初陈汤那样的盛况。

    开阡陌乃是商鞅之法,废井田,开阡陌。特指再起军功爵均田制。

    陈汤西汉大将,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留下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赵桓看着李纲,觉得他绝对不是为了拍马屁而拍马屁,作为一个皇帝,要时刻面对所有人的马屁而不怡然自得。

    不管是客观的、还是吹出来的马屁,就当没听过。

    这是一个皇帝的基本素质,如果没有这样的素质,就很容易被谗言所蛊惑。

    所以赵桓看着李纲,在等待着李纲后面真正的图穷匕见。

    “官家,三年,大宋可拥有十万精兵,三万飞军,到那时,李朝、大理、西夏、残辽、金国,没有一个是我大宋的对手!官家,议和只是为了更大的胜利。”李纲再次俯首说道。

    他的议和和朝堂其他人同意议和不太相同。

    在他的理解里,军阵应该是一波接一波的征伐,既然拿下了燕云之地,那就应该小心经略,三年将民心收束,再图谋更多。

    果然,赵桓叹气,还是要议和。

    连李纲都无法理解自己的想法吗?

    澶渊之盟把皇帝的定义,从天下唯一的君主,变成了一国之君的定义。

    而划定的拒马河为界,把中国变成了一个有疆域,有界限的国度。这种惯性已经超过了一百年的时间。

    大宋就应该如此,如果能够收复燕云那就是意外之喜。

    连李纲对大宋的期待也是如此,收复燕云,仅此而已。

    大宋的臣民对大宋的期待也仅限于收复燕云而已。

    从来如此。

    从来如此,就对吗?

    可大宋的潜力,就只有一个收复燕云吗?!

    赵桓以为不是。

    “大宋在辽国金国,遍地都是察子,我大宋子民,遍布金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