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岳飞的谨慎

    第二百九十七章 岳飞的谨慎 (第2/3页)



    所以,皇帝很急,大臣们并不着急。

    官家还很年轻,大宋有的是时间,慢慢梳理,慢慢强大。

    如何将政策彻底巩固的执行彻底,让继任者,看到这种办法的好处,而不是选择固执的开历史倒车,成了朝堂里文武百官们的默契。

    所以,急切的官家,被文武合谋给安排了。

    其实赵桓想了一会儿,也就不气了。

    如果一个皇帝很弱小,他就需要依靠一个强大的宰相,去控制天下。

    如果一个皇帝是个正常的皇帝,他就会选择文武制衡,以稳固自己的政治。

    但是一个皇帝强大,文武百官就会联合起来,和强大的皇权去抗衡。

    这次岳飞在陈桥驿躲这个欢迎大典,其实,正说明了赵桓现在已经是一个切实的皇帝。而且是一个强权皇帝。

    想明白了这点,赵桓为自己的阿Q精神点了个赞。

    “官家,召岳校尉进殿朝见?”李纲试探的问道。

    赵桓摇头,说道:“不见!”

    老子是一个有脾气的人!赵桓异常愤怒的想到!

    事情已经发生。事实上,他这个皇帝被人欺负了。

    自己好心好意的安排欢迎大典,结果文官执行拖沓,武官直接溜号!

    他很生气。

    “官家,莫要生气。岳校尉这脚底抹油,正说明岳校尉对官家的忠与信。”

    “宁愿得罪了皇帝,也不愿意在陈桥这个地方接受欢迎,不愿官家疑心,而是直接交了兵权。这也是岳校尉谨慎的一面。”李纲笑着劝谏道。

    “陈桥驿怎么了?朕都不担心,他担心什么?”赵桓反问道,他想不通。

    李纲笑道:“官家是不担心,但是岳校尉不能让官家担心。这不矛盾。”

    “岳校尉不会……”赵桓没说完,他才恍然意识到,自己清楚的认识到岳飞不会反。

    但是,李纲他不知道,甚至岳飞自己都不知道,他不会反。

    赵桓的依仗并不是自己咸鱼系统的忠心值,这玩意儿简直是个坑。

    当初和种师道刚见面的时候,种师道忠心值70多点,结果自己刚说议和,就掉到了10点。

    这可是匡扶之功的种师道,他的内心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赵桓的判断,来源于他对正常历史线里岳飞的解读,岳飞在赵构手下遭了多少罪?

    岳飞第一次上书赵构,是因为赵构登基以后,准备向南方跑路,舍弃汴京等地。

    岳飞上书言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