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只要思想不滑坡

    第三百二十四章 只要思想不滑坡 (第2/3页)

三万多人,只能另作安排了。

    “官家,如果官家没有把倭国献出来的白银,归了国库的话,咱内帑就还有万万贯,可是现在只有九千万贯了。”赵英满脸的苦闷。

    本来平清盛,带来的一船白银,如果能归了内帑,赵英能变着法把那八百万白银变成两千万贯钱,充了内帑。

    可惜,官家将白银归了国库,这让赵英异常的苦闷。

    只有九千万贯的赵英?你知道不知道这笔钱很多很多!

    赵桓对于赵英这个憨货不多做理睬,钱多了,就只是数字了。

    “上次计省报过来的账目,三万飞军预计月俸是五十五万贯,月粮十万石对吧。六万的话,就是月俸禄一百一十万贯,月粮二十万石粮。”

    赵桓算了算,头晕目眩。

    他手里的钱,九千万贯,看似能养很久,但是要知道,赵桓不仅仅是要养这一只飞军。

    秦凤军、永定军和永兴军,还保持着着二十万的规模,在边地防守金人和西夏,国库虽然现在能够收支平衡。

    这群军队现在不用自己操心。

    但是稍有不慎,哪里出一点事,李纲就得问他赵桓要钱。

    其实这九千万贯,看似很多,但是花起来的速度,还是太快了些。

    得广开财路才行。

    但是养六万飞军,从内帑出点钱粮,也是可以养得起。

    赵桓忽然感觉到一股冷风吹进了宫殿之内,他猛地一哆嗦,这才九月份,怎么就有冷风了?

    正是三伏天的天气,如果不是文德殿的冷气开放,赵桓觉得自己每天办公都不爽利。

    本来文德殿通过精妙的设计,就不是很热,再加上冰鉴的冰,这文德殿的温度其实一直还可以。

    但是这一阵冷风吹得赵桓一阵哆嗦。

    这是怎么了?

    【历史事件提醒:竺可桢先生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以及格陵兰岛冰层氧18含量曲线图都显示,1127年春起到1279年秋,中州地区的气温产生了一次较大幅度的降温,普遍低于后世气温,低了大约2℃,请注意。】

    这系统怎么回事?给自己玩上了天气预报?

    赵桓突然觉得自己的系统不是废物,倒是挺贴心的,自己就感觉到了一股寒风,他直接告诉了自己气温陡降,这事要提醒自己穿毛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