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王禀建节

    第四百一十四章 王禀建节 (第2/3页)

现在心有所属王禀,两个人走到一起,已经成为了必然。

    但是,他们中间还有一个巨大的阻碍,那就是赵桓曾经答应给林幼玉赐婚。

    如果赵桓不开口问,这俩人还指不定就这样止乎于礼,止到什么时候。

    君君臣臣的封建糟粕。

    王禀看了林幼玉一眼,林幼玉脸颊都是羞红,这意思肯定是同意了。

    他笑了笑说道:“但凭官家做主。”

    “那就择日吧。钦天监挑个日子,办的红火些。”赵桓自然愿意成人之美,将这事定了下来。

    “朕早就准备好了一处宅子,是之前的燕王府,现在给你做府邸了。改日把你的长子,好像是叫王荀,对吧,还有长孙王沆一起接到汴京。”

    “王荀刚刚弱冠,在永兴军做先锋,有些委屈了,到陆军军事学院里进修一下,学学兵法,好生培养,堪当大任。”

    “我记得王沆尚在襁褓之中,居住京城,也方便照料。不知王太尉以为如何?”

    赵桓乐呵呵的说完,朝堂中的寂静一片,大家终于知道为什么赵桓突然说到了这个。

    王禀想了想,说道:“臣遵旨。”

    “赵都知,念吧。”赵桓点了点头。

    他可以保证自己完全信任王禀,但是朝臣们的呢?

    汴京是现在这个世界上,最繁华的城池,自己把王禀长子接到京城,让其在军校进修,当然是打算好好培养。

    长孙生活在汴京城里,也能够更好的成长起来。

    自己又是赐婚,又是赐宅子,又是接王禀的长子长孙进京。

    目的只有一个,给王禀升官。

    “宣和二年,时吴中困于朱勔花石之扰,比屋致怨,腊因民不忍,阴聚贫乏游手之徒,起为乱,自号圣公,建元永乐,置官吏将帅。”

    “上皇始大惊,亟遣童贯、谭稹为宣抚制置使,统兵十五万以征,四月,诸将刘延庆、王禀、王涣、杨惟忠、辛兴宗相继至,尽复所失城。”

    “王禀、韩世忠生擒腊及妻邵、子毫二太子、伪相方肥等五十二人于梓桐石穴中,杀贼七万。”

    “时奸宦童贯弄权,瞒军功以自居,上皇未知其详,封赏微薄,不足以昭王禀韩世忠之忠勇。”

    赵英阴阳顿挫的声音在朝堂里响起,这一段主要说的是王禀在太原之前的功绩,平定方腊起义。

    方腊的起义是百姓们无奈的抗争,但是也是动乱,流民变成流匪四处作乱,民不聊生,王禀平定祸乱对社稷有功,对百姓有安民之举。

    方腊起义的罪魁祸首,是宋徽宗赵佶,功是功,过是过,赵桓把王禀在太原之前的履历补全。

    赵英阴阳顿挫的声音继续在朝堂上响起,细数了王禀的在太原城的艰难守城,在临潢城为国戍边陷入险地的大义,当然重点的笔墨,写的是王禀在黄龙府的功绩。

    朝堂上都是朝廷大臣,杀掉完颜杲,干掉一万一千三百名铁浮屠的壮举,都说的极为详细。

    “王禀,宋之冠军侯也!天生将材,社稷之卫。侯以勋封,名因位贵。万乘是赖,其忠其勇,皆大丈夫之行,擢王禀捷胜军节度使,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