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工具人不称手

    第四百五十五章 工具人不称手 (第2/3页)

太宰生气了!

    那个浑身煞气,杀的汴京城满地都是血的李太宰,仿佛又提着剑从地狱里走出来了一样,震慑住了朝堂。

    这个时候朝臣们才反应过来,这个李太宰平日里一副老好人的样子,可是却是一个铁血宰执。

    手上的剑,是真的能砍人,而且绝不手软的那种。

    朝臣们不再说话,反正打死也不去,留在汴京混个营生也比去塞外吃沙子强。

    李纲气的手抖,怪不得官家一定要改革教材,这群大宋的文人,真的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李太宰,既然朝臣们都不愿意去,让大宋的赵氏宗亲去如何?”赵谌看着李纲为难,坐在御上问道。

    “殿下有所不知,先不说官家让不让宗亲出城,这群宗亲不事具体事务多年,他们去治理一地,没几天那地方就得造反了。”李纲实话实说的说道。

    赵谌想了想自己叔叔们的所作所为,花天酒地,遛狗斗蛐蛐,偶尔还会欺男霸女,李若水基本上过一段时间,就得去大宗正那里告状,宗亲着实不适合去治理地方。

    据自己娘亲说,自己的父亲当初也是那个样子,只不过得登大宝之位之后,国事繁重,才逐渐丢掉了那些陋习。

    文人靠不住,宗亲也靠不住。

    “殿下,臣去吧。”赵鼎站了起来说道。

    中书舍人,掌管天下文书,御令诏书,再升一升,就是尚书右丞,少宰的位子。可是赵鼎依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俯首说道。

    “霍!”朝堂中不禁有人叫出了声。

    “总得给官家一个交代。否则官家从燕京归来,我们一个也跑不了,全都吃不了兜子走。”赵鼎嗤笑的看着大宋朝堂的文臣,摇了摇头。

    大宋官家是仁善了点,可是真的手软吗?

    “臣等愿意前往。”陈东和欧阳澈站了起来,他们虽然端坐在朝堂上,但依旧是以太学生旁听朝政。

    朝臣们左右交头接耳了一番,学生一腔热血,正好能挡得住塞外的苦寒。

    赵鼎从太学院点了上百人,乘着车驾向着大宋的行在出发,李纲也将朝臣们商议的过往,递给了官家一道札子。

    赵桓默默的在种师道给他留的英才录上,加了几笔。

    赵鼎、陈东、欧阳澈每个人的后面都批注了四个赤心报国四个字。

    塞外是挺苦的,大同的风吹得赵桓都有点遭不住,文人士大夫好日子过惯了,不愿意去,赵桓可以理解,并没有从燕京发出札子再次斥责。

    本来他就对文人没什么好感,他们能干出这种事,在赵桓看来一点都不意外,能不给自己搞出水太凉,头皮痒戏码就谢天谢地了。

    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

    这些人的表现,符合自己对大宋传统文臣们的印象,毕竟从开始,这群文臣差点没喊出让自己对金国俯首称臣了。

    在他的心里,这群文人都是群…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