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阴影里的毒蛇

    第四百八十三章 阴影里的毒蛇 (第2/3页)

李隆基杀死他的后妃,终结武家对唐朝的影响而结束。

    这段故事非常的有趣,包含了伦理、宫斗等诸多的要素,赵桓看着津津有味。

    本来这个小报没有任何一点的问题,就是一个单纯的演义,以武则天的视角,展示了整个武家的兴衰。

    还突破性的从武则天登基的一些必要元素上,进行了扩充,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考证了武则天皇后的家室。

    比如详细的介绍了武则天的父亲在唐朝的影响和野心。

    还有补上了武则天祖父武华,在大唐开国时候,资助李渊起兵,实为开国元勋的事实。

    这份小报,甚至可以称的上,大宋的第一本女频演义话本,意义非凡。

    但是赵桓还是读出些奇怪的味道来。

    本来武则天临朝称制的时间就很短,从临朝称制到篡唐,一共七年的时间。

    这七年的经历,在这篇小报里,居然占据了近四成的篇幅!

    最后一句,也让赵桓终于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读书人骂人不带脏字!

    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读书人的夹棍带棒!

    【赞曰:龙易貌,丙殿昌储。胡为穹昊,生此夔?夺攘神器,秽亵皇居。穷妖白首,降鉴何如。】

    赵桓第一次看到这段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是个文盲一样,有点像做高考数学题最后一道题的时候的感觉。

    两眼一抹黑。

    他请教了宇文虚中这个正儿八经的大学士之后,才彻底搞明白了这段话的意思。

    首先第一个字赞,表示总结,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赞。常见于史书之中,对一个人的生平进行总结。

    龙是龙的口水,涉及到了夏朝的一段传说,后来读书人专门指褒姒,意思就是女子祸国殃民。

    而丙殿在汉朝一直指的是太子。

    昌这个字,通菖蒲的菖。

    弄明白了这些字之后,赵桓也终于将上下文全部翻译通透。

    【总结来说:在唐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终于露出了他原来的面目,太子如同菖蒲一样,一茬又一茬的被武则天收割。老天爷真是瞎了眼,怎么降下这等妖怪!篡夺帝位神器,养面首玷污宫殿!】

    【这等妖女,居然活到了白首,并且终老,这是上天降下的什么样的借鉴呢?】

    如果没有最后【降鉴何如】这四个字,赵桓也只会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演义话本,但这四个字,再加上占据了四成篇幅的临朝称制内容,就显得意味深长了。

    这是谁借着武则天的事,攻讦自己的贵妃朱琏吗?

    毕竟朱琏在当初八门进京的事之中,确实是做了临朝称制,虽然不到几个时辰。

    但是赵桓觉得自己处理的已经很重了,皇后、太子之位到现在都是悬而未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