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散播欢笑散播爱的正义之师

    第四百九十三章 散播欢笑散播爱的正义之师 (第2/3页)

    反正西夏人十日以后才会动身,这么长的时间里,足够赵桓做出决策了。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赵桓舍得后套的地方,是因为他有必然拿回来的决心!

    呼延通烟花攻势轻取后套之地的时候,其实大宋的战略仅仅是前套而已。

    目的是金宋两国作战时候,西夏人不给他们捣乱。

    增加战略纵深。

    前套的朔方城和九原城,都在东胜卫的支援之下,只要岳飞不动,西夏人就进不了前套,保证战略的安全!

    呼延通自己本身也没想到在烟花攻打之下,西夏人就那么投降了。

    呼延通也就是试试。

    现在放弃,依旧符合大宋的大方向的战略。

    赵桓发出的群策群议,并没有遭到多数人的反对。

    两线作战,很容易让大宋对金国的优势,化为乌有。

    宇文虚中看着面前的札子,皱着眉头说道:“官家,大宋的将卒们都没反对撤出后套的五原城和澄口吗??”

    “从战略的角度来说,是这样的。”赵桓点头说道。

    “臣有异议!”宇文虚中俯首说道。

    御史大夫·宇文·杠精·虚中,这是要发挥他御史大夫的职责了吗?

    其实赵桓也是没办法呀!

    他的理念里是寸土必争!寸土不让!

    既然拿回了河套!焉有不战而退的道理?!

    但是大宋在后套,只有一万山海辅军,说是军队,其实更不如说是负责当地的治安。

    现在西夏人兴兵五万,不撤退,那这一万山海辅军的下场…

    理想和现实,赵桓最后还是倒向了现实。

    “有何异议?你自说来。”赵桓问道。

    “臣以为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塞上江南鱼米乡的河套地区,就这么放弃了,实在是可惜了。”

    “从先秦时定立了九原郡至今,河套地区已经引水灌溉了一千多年,水利发达,盛产小麦、大米、枸杞,而且还是天然的两千里的马场。”

    “过潼关后,黄河就成了天上河而又多泥沙,灌溉不易。黄河就富了这一套之地,若是放弃了后套,只得前套…”

    “臣不甘心啊。”宇文虚中皱着眉头说道。

    他反对的理由很多,但是归根到底,就是两套地区有足够的水,可以种地,可以养马,丢了这半套,再拿回来,就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了。

    “朕也不甘心啊!”赵桓感慨的说道。

    他怎么可能甘心放弃一套之地?!

    当初他和种师道聊到大宋缺马的问题,就聊到过河套。

    大宋现在就两个产马地,一个是河套等地,一个就是燕山之北。

    虽然现在大宋坐拥整个辽国旧境,按理说产马已经不再是问题。

    但谁愿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