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德不配位

    第四百九十六章 德不配位 (第2/3页)

的百姓,本来想要对西夏尽忠的百姓,这会儿也应该对西夏人,咬牙切齿了才对。

    西夏人再想进入河套地区,那就不像现在这么简单了。

    河套的百姓不用大宋许下任何的承诺,就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他们会让西夏大兵,知道什么叫陷入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

    赵桓忽然想起了当初在大同城下,他想要下令,让大宋军卒在攻占城池的时候,尽量减少百姓平民的伤亡。

    但是被种师道拦下了。

    不应该用大宋军卒的命,换取大同百姓的命。

    种师道站在了一个将军该有的立场上劝谏,赵桓同意了种师道的说法。

    但是大宋官家的仁慈,依旧让大宋的军卒们在执行中,没有对百姓下手,而是只找金人。

    赵桓很想选第二道中策,去拉拢一波河套地区百姓的民心,说的高大上点,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而且赵桓相信自己的命令,也会被岳飞所执行。

    岳飞这个人的性子就这样,轻易不会在大事上反对自己。

    但是他最后还是选择了上策,督促孙翊好好训练新军。来年开春再战。

    河套百姓的命是命,大宋军卒的命就不是命了?

    军卒也是爹妈生养的血肉之躯。

    冬日行军作战稍不留神就是冻伤、冻死一片,甲胄变得生脆,战阵冲突会有更多的伤亡。

    岳飞手下的兵卒河间军是大宋的精锐。

    但是再精锐的军卒,他们已经征战了一整年了!

    河间军卒已经去年秋末开始剿匪,从京畿路转到了关中,再打到了太行,行军燕京途中,还平定了一个连云寨。

    天德州之战更是结结实实的打了一场硬仗。

    连续两次探底西夏,又转战到了上京路威慑恐吓了一番克烈部。

    之后归来之后取河套,再行军至坤仪州转回奉圣州。

    一年都没停顿的河间军,是一只常胜之师!

    但是转战万里的他们,也需要修养。

    当初的大宋西军为何在伐辽之战中一溃千里,和赵佶那什么狗屁不通的招降战略有关,也和大宋西军连年征战无喘息之机有关。

    河间军再强行上阵打西夏进犯之军,即使是常胜,再战再胜!

    牺牲的军卒也会很多。

    赵桓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