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御驾亲征的必要性

    第六百零一章 御驾亲征的必要性 (第2/3页)

合准备,收到坤仪州捷报的时候,我们就出发来州。”赵桓点头说道。

    赵桓的内心很有B数,在岳飞没到来州,他不能以身犯险。

    万一来个什么历史的车轮滚滚而去,大势所趋复刻一出原来历史线的靖康耻,那就难顶了。

    宇文虚中看着官家说道:“那官家得答应臣,若是完颜宗望在未完成辽阳合围的时候,精锐齐出突袭来州,官家得最快的离开来州,不要让将士们束手束脚。”

    赵桓点头,同意了这个约定。

    “若是金人出辽阳城,那就是提前决战罢了。我大宋军刚野战完胜完颜宗弼,复现当初宁武关诱敌之策,正中下怀。若是金人不出辽阳城,也能提升士气。”

    “通知史官一声,若是朕真的被完颜宗望逼迫,逃出来州城,记得不要写逃,就说转进。嗯,就用这个词。”

    转进?这又是玩的什么花样?宇文虚中一脸迷茫,经典史籍里没有这个典故啊。

    宇文虚中想了想问道:“官家,来州要不要增兵呢?王禀手里就三万捷胜正军,两万契丹正军,两三万辅军,官家去带也带不了多少人,也就能带一万左右的燕京正军。需要调兵的话,高丽那边需要早些知会,早做安排。”

    赵桓摇头,这点人够用了。

    宇文虚中意味深长的点了点头,脸上挂着笑容。

    “你笑什么?”赵桓充满了好奇的看着宇文虚中,这个问题很严重吗?

    他不是去捣乱的,自然不会打断沈从和杨再兴在阵前的作战,调动高丽方面的燕京军,会打乱将领的部署。

    “自太宗以来,就是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官家不增兵,说明官家的想法上,不赞同这个……策论。臣也不是很赞同此政。”宇文虚中一语惊人,点明了自己这个问题背后的用意。

    赵桓这才了然,感情在这里给自己挖的坑。

    这些人尖的大臣,问的每个问题,背后都是在试探皇帝的决心和皇帝的执政理念。

    赵桓决定再次御驾亲征的事,在汴京城传的神乎其神,毕竟官家亲征河东路的战绩在那摆着。

    没人会不相信皇帝会失败,民间舆情最悲观的估计,顶多会失利罢了。

    民间舆情的乐观,其实和当初赵光义亲征燕云十六州一样。

    可惜的是当时的赵光义辜负了大宋百姓的期望。

    战略上的问题,其实最严重的就是赵光义自己和民间一样乐观。

    赵桓始终记得种师道教给他的作战原则,那就是未虑胜先虑败,方能百战不殆。

    他安排津口市舶司的木兰舟随行来州。

    大宋水军皆来自杨幺的荆湖水军,水战上的战斗力,有待考验。

    大宋水军任重而道远,虽然有宗泽在荆湖、何栗在两浙两江、范汝为在福建、两广建立了很多水军训练营地。

    但是距离开花结果的日子还很久,勉强凑和能开船罢了。

    所以木兰舟随行的目的,就只有一个,若是战事不顺,随时接应大宋皇帝转进。

    对于木兰舟的随行,大宋百姓更是抱着看戏的目的。

    他们倒是希望看到百战不殆的大宋皇帝,能够泛舟海上仓皇出逃。

    太过耀眼的皇帝,就不是他们熟悉的官家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