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景王不太好的习惯

    第六百四十四章 景王不太好的习惯 (第2/3页)

子介入。

    他很担心,这会让皇城司的察子们,对外臣下手的一个开端,但是眼下的局势,他也无能为力。

    李清照看着妥协的李纲,摇了摇头,皇城司的规模越来越大,随着退休军卒的风闻言事,在各地建立了县尉和四老制度绑定在一起。

    皇城司从皇宫走出去已经成了必然之事,而且这是皇帝控制朝臣的重要手段。

    一个李纲,根本拦不住这种大势所趋,李纲的权力是建立在大宋皇帝册封之上。

    李清照笑着说道:“其实从景王查的话更加合适。肃王全家吊死中厅之事,受益最大的人就是景王赵杞。”

    “本来一起作妖的肃王、景王,肃王一家全都死的干干净净,景王不仅仅什么事都没有,还因为你李太宰的品性导致的投鼠忌器,让他变得更加安全。”

    李纲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道:“那就查景王吧。”

    李清照站了起来,扶着旁边侍女的手,正准备走出汇英阁回延福宫,忽然驻足说道:“我知道李太宰你在担心什么。不就是一些虚名吗?逼死了一个肃王,再逼死一个景王,名声不好听而已,给官家办事,还用在乎名声吗?。”

    “要是李太宰下不去手,那就由我来吧。”

    李清照说完就准备离开,而李纲却说道:“我是担心官家那里不好交代,他在前线征战,我们在后面收拾宗亲,会不会让官家心里生厌?”

    李清照看了看天上的圆月,笑着说道:“不会,他眼里最大的就是国泰民安四方安定,他连自己都顾不得,还顾得上他家的兄弟?”

    景王赵杞是一个十分擅长演戏的人,完颜宗望南下至相州(安阳)时,赵佶就仓促禅让,南幸去了。

    而赵杞就是为数不多,还伺候在赵佶身边的皇子。

    日夜侍奉在身边,衣不解带,食不食肉,恨不得随身揣个夜壶,这样的伺候换来了赵佶的一纸诏书。

    【上皇制发愿文,述祈天请命之意,以授杞。】

    但是随着赵佶北归汴京,赵桓在太原之战中的节节胜利,这一纸诏书就成了废纸一堆。

    但是景王赵杞并没有放弃对皇位的觊觎,反而贪念再起。

    景王府的前厅都是哭丧的人。

    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