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岳飞的选择

    第六百五十七章 岳飞的选择 (第2/3页)

老之类的东西,对他来说,战场才是将军的归宿。

    “我朝自建立至今已经一百六十余年,多有戾气,不正之风大肆其道,尤其是这重文轻武之症,俨然已经到了病入膏肓之际。”赵桓叹气的说道。

    眼下,大宋皇帝一力主战,甚至自己都跑到前线了!

    后面还有人不停的试探。

    朱伯材被逼的告老,山海关军粮突然断了十几天,都是试探!

    赵桓面色严肃的说道:“朕登基以来,得幸有种少保辅佐,有诸位将领披坚执锐,有我大宋军卒浴血奋战,方能吞狼驱虎,有今日之局面,朕此举,意图改变这种风气。”

    趁着大胜,改变大宋最深的隐疾,就是赵桓想做的事。

    但是此举势必要引起极大的朝堂震动,想要纠正这种风气,和一百六十年来形成的习惯,难上加难。

    他需要支持,而大宋的政治局势里,他最大的助力就是军卒。

    “那官家想做啥,谁敢放…放肆?!”韩世忠疑惑的说道,不过他很快就意识到了,官家的难处。

    官家是皇帝,眼下借着金人南下之事,把全国的力量整合在了一起,但是这朝廷依旧不是铁板一块。

    大宋的聪明人有的是,一百六十年来,多少在历史的长河留下了璀璨印记的世才,都想在这上面动脑筋。

    从范仲淹,到王安石,再到章惇,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个顶个的强人。

    他们不知道大宋的问题吗?

    知道。

    他们不想改变这个问题吗?

    想。

    但是到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并且每一次的纠正,都会引来巨大的反弹,导致这种风气愈演愈烈,到现在俨然变成了政治正确。

    岳飞看着凝重的官家,说道:“此事,怕是棘手,还是从长计议为好。眼下的局势还是不错的。”

    对于国门之外的敌人,比如金人,岳飞丝毫不畏惧,那是异族,谁跳砍谁就是。

    但是对于国门之内的敌人,他更喜欢的是交通,通过沟通来达成共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