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统 一

    第六章 统 一 (第3/3页)

。王绾作为经验丰富的丞相,对管理国家具有深度思考。他首先考虑的是国家治理的问题,如果实行郡县制,国家没有那么多的武装力量去维护当地的秩序。中央政府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管理地方事务。显然,王绾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他考虑的是秦朝政权的稳定。他才不管什么是先进的政治体制,什么是落后的政治体制,只有符合实际的政治体制才是最好的政治体制。

    而中央政府的另一位副总理,则对王绾提出了反驳的意见,他就是廷尉李斯。李斯提出,实行分封制,在短期内可以迅速恢复国家秩序。但从长远时间来看,却具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地方君主在势力坐大之后,必然就会威胁到中央政府。刚刚结束的诸侯国混战,就是源自周朝分封的子弟相互诛伐。他们虽然是亲属,却为了地盘和权力相互厮杀。难道大家还想回到那个战争的年代吗?

    经过10余年的战争,好不容易才换来今日的和平。嬴政确实不愿意再回到那些日子,他更不希望将来自己的子孙后代为了地盘而相互厮杀。还是廷尉李斯说得对。(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位深谙权力运作的君主而言,嬴政明白权威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就目前而言,他的子孙和宗族根本没有能力守住一方疆土。因为他的天下不是他一个人打下的,也不是他的子孙和宗族打下的,而是依靠他的众位功臣打下的。如果实行分封制,那受分封必然是如王翦这样的功臣。等到他们独居一方势力坐大,自己和子孙还有能力钳制他们吗。那还不如像廷尉李斯说的那样,派个没有军事势力的普通官员去任职,只要中央牢牢握住军权和任命权,他们即不敢轻举妄动。

    最终,嬴政没有封赐子孙和宗族尺寸土地,只以公赋税重商赐之,让他们享有基本的荣华富贵。施行上千年的分封制彻底被废除,而郡县制开始在全国推行,并延续了20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