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春节进军尖峰岭

    第14章 春节进军尖峰岭 (第1/3页)

    第十四章 春节进军尖峰岭

    第一节  梦回童年

    一阵剧烈的鞭炮声把马林西从睡梦中惊醒。

    马林西睁开眼睛一看,呵,太阳都升起来了。朝窗外看去,天空如碧,风轻云淡,满目的绿色,将远处的尖峰岭衬托得更加秀丽妩媚,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火药味儿。

    春节,就这样来临了。

    许多人还在沉睡。醒了的,也懒在床上,静静地躺着,似乎谁也不想带这个头起床。谁也不想先开口说第一句话。屋子里静静的,偶尔从窗外飘进来一两声啁啾的鸟叫。

    马林西还想再睡,又翻了个身,闭上眼,却论如柯也睡不着。脑子里过着刚才睡梦中乱七八糟的事儿。梦里的那些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马林西清晰地回忆起刚才的梦境。

    一大早,马林西跟着大队文艺宣传队去烈军属家拜年,第一家去的是大队部往东的中心生产队张福奎家,他是淮海战役失去一条腿的特等残废军人,每年慰问都是第一个去他家。

    一队人马敲锣打鼓往东走,还没有到他家门口,一家人就迎到墩子边了。

    他家的屋基墩位于南北主干水渠的东侧,四周是一片农田,渠顶的一条小路直通他家厨房南山头。厨房朝东,三间堂屋朝南,门口是百十平方米的打谷场。

    宣传小分队刚在他家门口场上开始表演荡湖船,忽然“嘭—托—”的爆炸声从马林西后面响起,接着就是谁“哎呀!”杀猪般的嚎叫。

    回头看去,张祝仁正捂着膀子呢。

    原来,他刚才放炮杖时拿错了方向,点燃的炮杖钻到他宽松的棉袄袖子里去了,棉絮都被炸得翻了出来,还冒着烟呢。他赶忙将膀子整个儿浸进了水缸里,这才弄灭了棉絮上的火星。

    马林西离开大队部,从河西大堆上朝北走。

    不一会儿,又骑上了自行车。

    不知怎么的马林西和邻居大群子张福建到刘祝高家去偷香瓜。刘祝高家位于三合尖小河西,屋东山一条小路沿河边贯通南北,河边长满了高大茂密的芦苇。前几天,马林西去刘祝高家喊他的儿子刘德红挑猪菜,从猪圈前面经过时无意看见玉米地里夹种的瓜,香气诱人。回来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死党刘祝高家后面的“大群子”张福建。“大群子”一听眼都绿了,“有空去弄两个尝尝。”

    正是六月流火的大伏天,天热得站着不动也浑身是汗,两人从他家屋后的玉米地里爬着前进。玉米地里夹种着半人高的黄豆棵子,满眼是碗口大小的香瓜。香瓜大都已经熟透,香气四溢,恨不得先吃个痛快。可是,眼前他们无法下手,刘奶奶在正门口树阴下搓绳呢。大群子跟马林西一商量,两人分头行动,来个声东击西。

    张福建从猪圈后面悄悄溜到顶头屋东山的柴沟浜,故意把芦苇弄出一阵响声。刘奶奶对付这些小偷小摸太有经验了。她家长香瓜是远近出名的,几乎每年收获季节都会有小偷光顾。

    她听到有动静,连忙放下活计,顺手操起身边的破竹杆,骂骂咧咧朝“大群子”弄出响声的柴沟浜撵去,一边追一边骂:“我看哪个小强偷胆走头顶冒特日。”

    刘奶奶从小缠足,三寸金莲迈不开大步,一走一晃。她一走,马林西赶忙摘了两个又大又黄的香瓜溜之大吉。因为跑得快,玉米地里响起一片哗哗声,刘奶奶这才发现上了调虎离山的当,又骂着追了过来:“哪家上炮冲的小强偷啊。我把你砍千刀。”

    哥哥带着马林西六七个小兄弟去挑猪菜,在林生门口经过。据说,他的瘸妈妈跟他家奶奶是冤家死对头。见他家门关着,哥哥抡起鎌刀戳进了一只斗大的南瓜上,余小羊子跟上又一刀,刘四接着又是一刀,马林西第四刀插进走,就将瓜开了个碗口大闷子,刚准备盖上,哥哥示意马林西不急,撒了泡尿。学着他的样子,几个人也一字排开尿起来,最后才把口儿封上。

    瘸妈妈后来把大南瓜摘回去杀了,一屋子骚气,尿流满桌子,他们从窗户外偷看了一清二楚,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

    第二节 别样的春节早餐

    马林西的家乡苏北,春节这天是有一些传统习俗的。

    除夕晚上睡觉前,大人会给小孩子分发糖果,为了图个吉利,在早上醒来开口说话前,先吃一点东西,然后大声跟长辈们拜年,说些吉利的祝福话,长辈们往往会给孩子象征性的压岁钱。接着,大人早早地起来放鞭炮。满地的纸屑是不要扫的,为的是喜庆和聚财。

    春节这天的早饭,一般是头天晚上包好的汤圆。

    从马林西记事开始,春节早上的这顿汤圆是一年之中最为讲究的。除了可以放开肚皮吃饱,更重要的是汤圆还是带馅的。馅是用猪油、桂花、冰糖制成。在食物严重短缺、滴油如金的年代,这种带馅的汤圆无论是对成人还是孩子,都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即便满嘴油光,也无须擦去。那是富裕人家的成色,孩子们炫耀的资本。

    解决温饱之后,春节这天吃汤圆还是一件隆重并有仪式感的事情。必须等一家人全部坐上桌子才开始吃。

    马林西从童年闪回到眼前。

    起床后,大家分组领来了小麦面粉和饺子馅,一起动手包水饺,会的不会的全部参加进来。

    没有专门的案板,就在门口一张没有人睡的床上铺了塑料薄膜,大家围在四周。有人糊面粉,有人檊面皮,包的,撮忙的,屋子里一团糟。

    不一会儿,各种各样的饺子包好了,把一长溜床铺摆得满满,大的,小的,秕的,各种奇形怪状,要有尽有。

    接着,大家又自己动手下饺子。虽然饺子的品相不够好看,但馅是厨房里精心准备的,所以味道不错,加之又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大家倒也吃得很香。

    刚刚收拾好碗筷,外面热闹起来,大队干部带着一班人马给河东育种队拜年来了。

    育种队员热情地跟客人们打招呼。

    从未在育种队员面前露过脸的塘丰大队赵书记也来了,陪同他来的有专门负责育种队联系的林营长和余主任,门诊室的柯美英,黎场队的柯队长、高会计、柯瑞英、柯那英几个联络员也在里面。

    一时间,屋子里挤得满满的,大家有的站着,有的坐在床上,也有的到屋里看看,又转到外面打谷场上。

    育种队员们感到格外亲切,一时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将花生、糖果、香烟统统拿了出来,争先恐后地往客人手里塞。

    “谢谢。我不会抽烟呀,我要块糖吧。”高会计笑着,从邢悌友捧上的果盒里捏了一块糖。

    “小柯呢?来来来,这可是我们家里寄来的上海糖果。”邢悌友给柯瑞英递上一把精美的糖果。

    “家乡来的啊。那我要多拿两块呢。”柯瑞英打趣。

    “这是正宗上海货。你也尝尝。”马林西打开前天刚收到的铁皮盒包装的上海大白兔糖果,抓了满满一把,塞到柯瑞英手里,她双手接着,动也不动,手里堆得小山似的了。

    “你真偏心啊。当真我不是联络员啊。快点快点。”正在跟季副局长说话的柯美英瞥见了,赶忙挤过来把双手伸到马林西面前。

    马林西连忙抓了满满一把糖果,“哪敢呀。正怕你不赏这个脸呢。”放到柯美英手里,互相交换了一个幸福的眼神。

    “别忙别忙,柯医师,我比他的还要好呢。”姜思贵也抓了一把糖果,可她的手里放不下了。

    “哎呀呀,早知道带个袋子来就好啦。”柯美英将双手慢慢移到胸前,又腾出另一只手来。

    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九点多钟了,客人们才陆续离去。

    第三节 做客心仪佳人家

    快到中午,柯美英跑来找马林西,语气坚定地邀请:“走,到我家去玩。”

    “这。”马林西有些犹豫。

    虽说现在有些无聊,别人有的在打牌、下棋,也有人到联络员家去串门了。马林西没有对口的联络员,当然也就不会有人邀请。可到当地社员家去玩,队部以前也是有规定的,不准无事随便串门。其实,除了技术组几个老实巴交的人外,其他人谁不是成天与生产队的联络员们泡在一起啊。他们早成了人家的常客,而且,还常常在人家吃饭。像姜思贵与柯那英,许峰与柯瑞英,还邢悌友与高晓静,这三对一路来,一路去,跟他妈恋人差不多。听姜思贵自己向他们炫耀,他有时去柯那英家,如果她正好在的话,家里人会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就剩下他们俩人,可以无话不谈。有几次因为上肥的事,到她家早上都没开门呢,开了门,柯那英赖在床上居然不起来,说:“我再睡会儿。”

    姜思贵急也没办法,只好坐到她床边,看着手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