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站

    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站 (第2/3页)

强了刑天军调动的速度,免去了调动兵马的很多麻烦。

    虽然兵站制度推行不久,但是罗彬这个人的执行能力却还是相当厉害的,他先从外围下手,在鲁山、宝丰、汝州、宜阳等地的外围设立起了兵站,为了加快兵站建设的速度,他干脆便选择了一些重要道路上原来的一些庄堡作为兵站的基础,抽调当地流民对这些庄堡进行修缮扩建以及加固,使之很快便可以投入使用,平时派驻在兵站之中的兵卒除了训练之外,另一项任务便是不断的加固这些兵站,接收源源不断调运来的物资,所以别看肖天健下令建造兵站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眼下却已经初显出了成效。

    在肖天健下令开始行动之后,驻扎在各地的兵马甚至于根本不用再到汝州集结,便立即开始行动了起来,从各地迅疾的朝着宝丰方向汇集而去,沿途几乎不做停顿,通过各处的兵站做短暂的休整,只用了两三天时间,便基本上全部汇集到了宝丰县一带。

    而肖天健本人也在下定决心之后,便立即从汝州动身,带着刘耀本的教导营和司徒亮的骑兵营赶往了宝丰县。

    在他到达宝丰县仅一天之后,随同出征的各营便基本上全部抵达了指定的地点,汇入到了肖天健的麾下,罗立等将领也都提前到了宝丰县,进入到了大营听令,就连行动速度相对比较慢一些的炮兵营和辎重营,也都按时在指定日期之内抵达了宝丰县,汇入到了大军序列之中。

    如此算一下,肖天健共在宝丰县集结起来了四个战兵营,一个骑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辎重营和一个工兵营,另外还有作为辅兵使用的两个预备营,兵种不但齐全,而且兵力也相当雄厚,这也是刑天军自成军一来,组织起来的最庞大的一支作战队伍。

    而肖天健在宝丰县举行了短暂的誓师仪式之后,根本不多做停留,便立即挥师南下,离开了宝丰县,拉开了崇祯十一年中原大战的序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