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撤退

    第二十八章 撤退 (第2/3页)

始终不露一点破绽,使得大批缀在他们后面的鞑子兵将们始终抓不住一个机会,对刑天军发动突击。

    整个刑天军就如同一个刺猬一般,缓缓的在战场上移动,而鞑子兵们的队阵则像是一群盯着猎物的猎犬一般,远远的围在刑天军兵阵周边,一边馋的是口水直流,一边是干着急不敢下嘴,就这么双方保持着百步左右的距离,缓缓的朝西移去。

    多尔衮这一次亲自跟了上来,时刻关注着刑天军的行动,想要从中找出一些破绽,便随时发动猛击,将这伙狂徒灭在这里。

    他看得出这支刑天军极善于战阵之术,而且他们主要的力量来援,就是依靠这种战阵,只要将他们的队阵给打乱,那么他们便无法在汹涌而至的清兵面前再如此嚣张了,可是偏偏他们的这种战阵似乎没有任何破绽,从任何一个方向攻击他们,结果都有大批火铳手会对自己麾下的清兵进行还击,始终不给他们一点机会。

    而且这种方阵更可怕的就是还具备相当的机动性,只要队形不散,行进间也可以随时使用火铳打击敌方,虽然他们行动的速度不快,可是却让人非常无奈,整个刑天军的兵团就如同一个活动的坚堡一般,远可用他们犀利的鸟铳发射打击敌人,近处则有如林一般的长枪抵御敌人,而且还有刀牌手作为近战兵随时活动于大阵周边,可以说进可攻退可守,非常难以对付。

    如此行出了一段距离之后,多尔衮有点耐不住性子了,于是便开始派小队的游骑对刑天军发动侧袭,试图以小股的骑兵往复的冲击,来给刑天军制造麻烦,然后迫使刑天军出现破绽,被他一举打垮。

    可是游骑袭扰的战术这一次也在刑天军面前失败了,刑天军根本不为所动,只要小股鞑子骑兵冲近他们,便立即会用火铳手劈头盖脸的将这些骑兵打翻,根本就不给他们冲近刑天军的机会,所以反复几次试探性的突击之后,多尔衮不但没有能搅乱刑天军的行动,反倒是折损了百余名精锐的骑兵。

    可是多尔衮又慑于刑天军火力太强,生怕麾下兵将损失太大,所以迟迟不敢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而且这里已经深入大明的腹地,虽说他们不怕明军,可是明军到底还是有一点战斗力的,卢象升麾下的这支宣大兵便是一个例子,他们入关又有一两个月时间了,想必大明皇帝朱由检肯定已经下旨调动各地的明军入卫,此时他们也不得不防会有更多堪战的明军扑过来,一旦他在对付这支刑天军的时候消耗了太多的兵力的话,生怕会大幅削弱他们的战斗力,一旦明军被激起了火性的话,大批涌来,他和麾下的这么多儿郎便无法回到关外。

    所以多尔衮心中十分纠结,几次兴起想要全军压上去的念头,最终都被他强行的给压了下去。

    这个时候鞑子游骑来报,说前面再有三里地便是小漳河,在小漳河西岸发现有刑天军的踪迹。

    这一下多尔衮急了,他刚才便已经从刑天军的编制里面发现了问题,刑天军杀入战场的全都是披甲战兵,而在这里并不是刑天军的势力范围,像他们清军一样,刑天军也算是出境作战了,而朝廷官府是绝不会给刑天军提供一点帮助的,搞不好还要给他们捣乱,而刑天军仅凭这些战兵出来这么远,是不可能支持他们作战的,所以必定刑天军会有辅兵,不过他只是因为提前没有发现刑天军的大队人马,所以不知道刑天军的辅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