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刺

    第一百四十一章 刺 (第2/3页)

吕唯祺出门走动到处看罢了之后,见到的是洛阳周边的百姓在刑天军的治理之下,很快开始安定了下来,福王的田产也被基本上分配给了失地的百姓们,重新复耕了起来,到处都开始恢复起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刑天军的兵将们也军纪森严,根本不似一般流寇那样,去祸害百姓,官吏们也十分清廉能干,对待百姓很是不错,百姓的日子可以说是在刑天军的治理之下越来越好,地方的盗匪也在刑天军的打击之下基本上消声灭迹,许多地方甚至可以说到了夜不闭户的程度,就连洛阳城之中的商贾也开始渐渐的多了起来,重新变得开始繁华了起来,黄河码头上更是开始出现络绎不绝的商船,将货物运入或者运出,如果不是亲历了洛阳城被破的那一幕的话,吕唯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于是回到府上之后哀叹了一声,叹息道:“这天下恐怕真的要变了!如果肖刑天照此下去,将尽得天下民心,大明……完了!”

    之后,在吕唯祺的默许之下,他的两个儿子后来都加入了刑天军,当了刑天军的文吏,并被肖天健重用,一个放到了归德府做事,一个放到了南阳府做事,都是不小的官员,到了这个时候,吕唯祺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虽然以年纪为由,还是不肯在刑天军管辖之下出仕为官,可是也开始消退了对刑天军的敌意。

    这一次肖天健要在武昌府开科取士,因为李进德名声不彰,怕坐镇不住,所以在主试之人的人选上,最终肖天健想到了吕唯祺,便派人前往洛阳府请吕唯祺出山来坐镇这次的开科取士之事。

    吕唯祺得知消息之后,先是拒绝,但是何乃两个儿子都亲自去找他游说,最终考虑到两个儿子以后的仕途,还是无奈的答应了下来,在洛阳收拾了一下,在一个儿子的陪同下,又由洛阳的牛金星为其配备了一支护卫,几辆大车,护送着他朝武昌而来。

    到了襄阳之后,他改乘船走汉水到了武昌,沿途他又看了不少刑天军控制的地盘,眼见着曾经残破不堪的河南,现如今在刑天军的控制之下,不但人口得以了大量的恢复,各种民生也都开始大幅度的恢复,虽然老天不作美,时不时的还是会出现大旱的情况,但是在各地刑天军的文吏主导之下,各地百姓被组织起来,开挖沟渠疏通河道,建造水车等等,将河水引入田中灌溉,并没有像以前河南大旱时候那样,老百姓的田中出现颗粒无收的情况。

    特别是刑天军这几年间,在辖地之中大面积的推广相比于其它作物高产的红薯之后,使得农田的亩产粮食相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虽然红薯有些人吃不惯,但是毕竟能养活人,可以让人吃饱肚子,这个时候,能吃饱饭,已经对百姓来说,是非常大的奢侈了,还能追求什么呢?如此一来,便大大弥补了河南粮食产量的不足,使得大旱之年,也没有能再在河南一带造成大面积的饥荒,刑天军能做到这一点,确实是难能可贵了,吕唯祺在南下武昌的时候,看的是连连点头,越发笃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