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崇祯那本难念的经书

    第一百五十五章 崇祯那本难念的经书 (第1/3页)

    、、、、、、、

    朝廷方面的情况也确确实实的被肖天健料中了,和肖天健所说的基本上差不多,崇祯虽然心急火燎的想要尽快将北方的边军调派南下,去对付刑天军,但是这件事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关外的那些兵将们,现在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军阀集团,在关外都有他们自己的利益,突然之间朝廷和建奴议和,对于他们来说虽然乐意看到这样的情况,以后不用再太担心建奴入寇,要去拼命了,但是让他们立即南下,却还是办不到。

    毕竟此次朝廷和建奴议和的事情,来的太突然了些,他们这些当官的倒是好说,乐意见到和建奴议和,他们便不用卖命和建奴打了,但是关外的民众们还有士卒们却很是不满,认为朝廷这么做,简直就是卖国,所以当即关外便乱了起来。

    这些军将们遇上这种情况,也就不得不先安抚麾下兵将的情绪,同时弹压地方民众对于此事的反对,这都需要时间。

    朝廷心急火燎的想要将他们派往关内去对付刑天军,这对他们这些军将们来说,也不是个好消息,一是他们不得不南下,放弃许多在关外的既得利益,同时如此大规模的行动,没钱是不能办事的,他们这些军将们可是爱国热情不高,他们给朝廷干活,那是要为自己捞钱的,不可能朝廷一句话下来,他们便自掏腰包,拿出钱去给兵将们发开拔银,安家银等银钱。

    以朝廷官军的惯例,让官军出战可以,但是要先发开拔饷,另外还要先发给他们一两个月的饷银,否则的话当兵的便不干,即便是强逼着他们出发,在路上也会时不时的闹饷,甚至于出现因为兵饷不到位,而发生兵变的情况。

    所以这些军将们没拿到钱之前,是不会轻易便率军出发的,所以朝廷要想调动他们,就先要拿钱出来才行,而关外因为撤出锦州也正乱的厉害,许多地方要放弃抑或是换防,短时间之内,虽然朝廷有旨,让大军南下,可是真正出发的却没有,都在等着钱到位之后,他们又安排好了家里面的事情,这才可能会提兵南下。

    而朝廷眼下也很是困难,调动这么多人马,要拿出大笔的钱,可是朝廷最缺的就是钱,这些年来朝廷的户部早已是穷的叮当响了,收上来点钱,就立即花了下去,这才逼得朝廷不得不连年加辽饷、练饷、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