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十字路口

    第二百三十九章 十字路口 (第2/3页)

    缺粮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北方的官军这个时候还有不少,这十几万官军也要吃饭,朝廷拨不下来,他们便自行去抢,老百姓的日子便更苦了许多,大明官军的才不管老百姓有没有饭吃的事情,他们总之是要先吃饱肚子的,所以抢起老百姓的时候,比起建奴还要厉害一些,可以说为了找粮食,他们对能够得着的地方,都采取了刮地皮式的搜掠,北方到了崇祯十三年底的时候,可以说再一次出现了饿殍遍地的情况。

    大批百姓实在是没法活了,干脆弃了田地和家园,纷纷南下逃往了刑天军控制的区域,一时间有几十万甚至可以说是超过百万民众,从朝廷控制区之内,纷纷逃入到了刑天军的辖地之中。

    这么一来对于新成立的大中国来说,也构成了很大的压力,大中国各地的官员们都不得不想尽办法来安置这些流民,以防他们转眼之间因为没饭吃,便成为了流寇,这样的话对刑天军前些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统治也造成巨大的破坏。

    在肖天健建国之前,肖天健和诸臣便已经预料到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刚刚成立起来的各部都为这件事忙的是不可开交,不得不从刚刚占领的地盘上抑或是买抑或是从一些大户人家强征的方式,征调粮食朝着各地转运,来缓解这种流民涌入造成的压力。

    肖天健在登基之后,没有得到半点喘息的机会,便开始召集诸臣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这个时候朝中又一次出现了意见的分歧。

    以李信为主的军方认为这个时候是他们经略南方的最佳时机,趁着朝廷政令不通,南方各地的官员和官军们都在各自为战,根本无法得到有效的统一调动,趁此机会他们可以将主力用在南方,尽速攻下江西、浙江全境,争取用一年的时间将福建、两广以及云南四川等地都打下来,这样的话,北方的大明王朝也就自行垮掉了。

    但是以李进德和付德明等文臣为主的一派则力主现在最好是速速北上,直接挥师将北面的京辅、山东拿下来,这样一来可以尽快的恢复漕运,朝北方运送粮食,尽可能的将北方百姓稳定在原来的土地上,否则的话,等经略完了南方,北方的百姓要么饿死完了,要么就都逃离了他们的土地,今后即便是北上攻下京师,到时候也要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来重新朝北方移民,正因为如此,倒不如现在先尽快稳定北方,将大明王朝覆灭掉,南方到时候慢一点收拾也不晚。

    这两派的争论肖天健自然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