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回家

    15、回家 (第2/3页)

    “看来警校里出来的人,都这么枯燥啊!”

    其实也不难理解警校里狼多肉少,僧多粥少的情况,毕竟男女比例摆在那里。

    想想自己在警校,男同学们恨不得把自己捧上天,再看看顾晨,感觉跟其他人就很不一样。

    ……

    ……

    第二天一早,又到了上班时间。

    然而顾晨却背上背包,走出单位宿舍,坐上了前往江南市高新区的公交车。

    这些天拼命完成任务,顾晨也发现自己有些体力不支,毕竟不是铁打的,也需要休息。

    虽然有功能饮料的储备,但顾晨心想,不在关键时刻,自己也并不需要使用。

    在警队体系中,见习警往往会派去完成最累最繁琐的工作,也是为了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老民警们往往要求严格,对任务提出考核标准。

    但至于这些见习警表现如何,他们不会当面说,然后偷偷记在考核表里,用作参考。

    等到见习期结束,许多对见习警能力有术的老民警,会像挑萝卜白菜一样,把优秀的人员挖到自己部门,这样容易出业绩,办事也会轻松许多。

    至于剩下那部分消极工作,甚至对警队工作产生厌倦的人,他们可能会自己离开,选择其他适合的岗位。

    毕竟物竞天择的游戏,大家谁都懂,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警察。

    江南市高新区,位于市区东部,是省里仅有的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之一。

    在这里有不少光伏产业,飞机配套制造业,还有智能机器人,生物科技,以及各种中小型孵化企业。

    各种新兴产业的聚集,也让原本城郊的高新区,一下子热闹起来。

    顾晨家就住在省道边,一家工程建设国企的家属区里。

    早些年,父亲顾百川同志企业辉煌的时候,有自己企业的班车,家属坐车全免费,还有单位的子弟医院,子弟学校。

    而且像顾晨父亲所在的这种大型国企单位,周围还有许多,但是后来随着市场化竞争加剧,国有企业基本私有化。

    那时候,许多国企员工开始自谋职业,顾晨家里就是最早的那一批。

    在位于老家属区的路边,开了一家副食品超市,也就是顾晨寒暑假帮忙的“实习单位”。

    刚开始那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