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6、犯罪现场重建

    1086、犯罪现场重建 (第2/3页)

去技术科,高田尸体那边的样本,我派人去取?”

    “可以。”顾晨微微点头,瞥了眼袁莎莎:“小袁,你带着我们在车内提取的证物样本,跟赵师兄派的人一起去趟医院,拿到高田的血液和毛发样本后,立刻送往市局技术科,交给刘法医和高川枫。”

    “明白。”袁莎莎爽快答应。

    赵强这边也赶紧叫来一名三级警司,让他跟袁莎莎一道行动。

    完全所有安排后,顾晨和大家一起离开审讯室,来到办公室门口。

    此时赵强又问:“那检测报告你来写还是我来?”

    “我来吧。”顾晨脱口而出,随后又道:“但是在做检测报告的时候,我还需要完善证据。”

    “完善证据?你是指?”赵强并不明白顾晨的意思。

    顾晨则道:“我还需要把所有证据相结合,重新建立犯罪现场,这样操作也可以尝试推断高田死亡的真相。”

    “你……你想犯罪现场重建?”赵强总算明白顾晨的意思。

    顾晨也是爽快点头:“没错,所以昨天那辆车,究竟是在哪里发生的车祸?能不能带我过去看看?”

    “好吧。”赵强感觉今天算是全程陪驾了。

    既然顾晨想去,自己答应便是。

    于是说道:“我待会联系拖车,把那辆肇事车辆拖到案发现场去。”

    顾晨拍拍他肩膀:“那就有劳赵师兄了。”

    ……

    ……

    在赵强的带领下,大家一路开车,来到了昨晚发生事故的案发现场。

    而赵强也安排了拖车,将昨天那辆老旧面包车拖到原处。

    为了将案发现场还原逼真,在赵强的指挥协调下,车辆继续保持昨天案发时停在路边的状态。

    “这就是昨天发生车祸的地点,只不过昨天晚上下大雨,地上的许多血迹早已被雨水冲刷赶紧,有点影响。”

    “没关系。”顾晨并不介意,主要是所有的疑点都在那辆肇事车辆上。

    顾晨之所以来这,只是为了求证自己的推测,用现实手法将案发经过还原出来。

    在根据俞敏自己交代的供词,顾晨大概确定了方位。

    随后测量车祸发生的路径。

    在每处地点,顾晨都做好标记。

    随着自己眨眼两下。

    顾晨很快进入到虚拟空间。

    此时透明虚拟空间内,各种道路与车辆之间的点线相结合,在顾晨面前勾画出一副现场画面。

    顾晨打上一记响指,很快,自己通过虚拟空间,场景很快变成了雷雨交加。

    周围的光线也开始变得昏暗起来。

    利用大师级想象力,顾晨将整个现场逼真还原到昨晚情况。

    此时此刻,天空雷声大作,闪电不断。

    暴雨倾盆而至。

    而就在这样一条视线不佳的省道上,高田先是正常坐在副驾驶位上。

    由于昨晚千辛万苦,才从自己的包围圈中逃了出来。

    离开仓储区的高田惊慌失措,从小货车内跳车逃跑,到自己被俞敏接上车。

    此时的高田早已是狼狈不堪,整个人极为憔悴。

    而丢失了仓库,又被警方追捕,一系列打击接踵而至,让俞敏极为不满。

    二人随机在车辆上发生口角,且越来越激烈。

    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高田突然遭到了俞敏用钝器的多次击打头部,导致了仪表盘上的喷射血迹。

    而这个时候的高田开始反抗,于是两个人开始纠缠和打斗,从而导致了车顶上的很多摩擦血迹。

    之后的高田,解开安全带后,试图跑往后车厢挣扎逃脱。

    但不巧的是,他还是被俞敏抓到了。

    随后两人继续在后车厢里面进行打斗,导致了车顶,车侧和车门都留下了大量血迹,以及车侧的血手印。

    看到透明画面不断在自己面前演示,顾晨的眉头微微蹙起。

    这些虚拟场景的推理,也正好还原了当初自己在车上检测到的那些血迹。

    所有血液喷射点都比较符合。

    而此时顾晨再看,虚拟空间内,此刻的高田早已是奄奄一息。

    遭到如此多重创的打击,俞敏顿时也慌了。

    在雷雨交加的夜晚,黑暗中惨不忍睹的丈夫,让俞敏惊慌失措。

    眼看事情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俞敏在一番纠结后,决定用一场车祸来掩盖自己的罪行。

    紧接着,她把丈夫高田弄下车,开始用车辆将他碾压致死,然后又抱回到了后车厢,将车辆部分位置的血迹清洗干净,最后再拨打求救电话。

    之后的模拟场景,顾晨加快了进度。

    赵强带着人,和救护车一起赶到,俞敏在面对赵强的连夜审讯,将自己编造好的故事告诉给赵强。

    由于昨晚的暴雨,道路视线不好,交通事故较多的缘故,赵强还是相信了俞敏的说辞。

    加上俞敏跟高田又是夫妻关系,因此从人情常理来说,也比较符合赵强的认知。

    可谁能知道,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离奇却又简单的车祸,竟然暗藏着众多玄机。

    顾晨打上一记响指,透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