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卫青决心

    第153章 卫青决心 (第1/3页)

    经过与孜然王的沟通,更加坚定了卫青要受降孜然王的想法。

    战争,不只是刀兵正面的交锋,还有情报、经济等领域的较量。

    但公孙弘的建议刘彻显然已经听不进去,而满朝的风向也已转向主战。

    走出大牢,卫青对天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他还是决心亲自上奏。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

    卫青一身官袍就来到了建章宫。

    “陛下,臣有一事启奏。”为了胸汉战争的胜利,卫青想不了这么多。

    经过昨天的考验,刘彻对张汤抵御外戚的奏章又甩到了一边,毕竟按照军功爵,卫青的战功还微不足道:“卫青,朕刚好准备找你。”

    刘彻准备找卫青的目的也是为了俘虏的事情,这一次可不是刀起刀落那么简单,而是战略布局整个匈汉战争。

    “陛下,臣建议招降孜然王。”卫青拱手建议。

    刘彻内心一瞪,卫青总能洞察自己的心思,不亏是好的左右手,于是说道:“其实,朕也有这个想法,但张鸥说的也没有错,杀一儆百。”

    “陛下,军臣单于母亲、兄弟、儿子共五百多人,已经够了,如果再杀,咱们就会失去匈奴底层部落的支持,会激起他们的反抗意识。”卫青分析。

    卫青的分析面面俱到,匈奴虽然接连被汉朝打了两次,但元神未灭,汉举全国之力才建立了一个两万人的骑兵军团,而匈奴轻松手一挥就是十几万骑兵,实力悬殊太大,对匈作战不是一两年能有结果的。

    现在唯一能与匈奴进行周旋的只有争取匈奴内部人员的支持,而这个内部人员,就是被打败了这些匈奴的部落,尽量收编他们,而后安置在边郡,这样可以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更能团结匈奴奴隶层。

    就以孜然王为例,孜然王在草原统管八万部落人员,这一战损失惨重,大部分部落被打散,伊稚斜和白羊王、楼烦王等收编了一部分,但仍然还有一部分,大概两万多人孜然王的忠心臣民流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