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静静等待

    第244章 静静等待 (第2/3页)

~~~~~~~~~~~~~~~~~

    阴山山脉。

    自古以来游牧民族都在这里逐水草而居,进行游牧生产生活。

    阴山山脉是北部东西向山脉和重要地理分界线,阴山山脉是东西走向。属古老断块山。西起狼山、乌拉山,中为大青山、灰腾梁山,南为凉城山、桦山,东为大马群山。

    阴山作为烽烟不绝的古战场,秦汉与匈奴,隋唐与突厥,北魏与敕勒人都在曾经在这里燃起战火。

    古人对阴山的描述多充满了肃杀气氛。历史上围绕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发生了无数次的战争,为防止塞北游牧民族南下,古人在阴山修筑长城,至今仍能在阴山看到古长城的遗迹以及古人在阴山修筑的边关要塞。

    当然,战争大多围绕资源争夺。阴山以北的少数民族往往会突然强大,有会突然杳无踪迹,比如留下了千古绝唱《敕勒歌》的敕勒人曾强盛一时,但是后来又突然消失,几乎没有留下有关的文字记载。那么究竟是什么在悄悄的影响北方少数民族的兴衰呢?

    这都是自然的原因,在中国近5000年的历史中,中国大陆的气候一共经历的四次寒冷期和数次暖期中的短暂冷期,通过对气候变迁以及中国战争史图的叠加研究者发现战争的发生与气候变迁存在着很大的关联。

    5000多年来在气候温暖期,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会向北移动移动3-5个纬度,但这小小的移动便是整个阴山北部的草场,变得水草丰美羊肥马壮,此时的游牧民族安居于草原,很少向南袭扰,而此时,有远见的游牧民族头领不断带领族人不断兼并周边的小部落,从而发展成一支强大的部族。而当气候进入寒冷期,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植被分不带便开始向阴山以南移动3-5个纬度,此时,冰雪覆盖的北方的广阔草场,食物短缺,牛羊数量急剧减少,环境变恶劣。

    这时游牧民族必须采取迁徙、掠夺等方式获得生产和生活资料。气候犹如一支无形的大手,悄悄左右着北方严重依赖自然的游牧民族的兴衰。表面上长城的诞生是农耕民族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而修建,而本质原因却是阴山南北不同的气候决定了长城在此诞生以及阴山南北两种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