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人心墙

    第118章 人心墙 (第2/3页)

哑火了。

    如果能挥军南下,他早就挥军了,可就在王厚收割的时候,他把进攻计划上报给邺城,得到的回复却是不允许进攻濮阳!

    这一回复不仅仅让颜良郁闷的要吐血而且还是惊怒交加,身为前线将领,他可太清楚王厚打下来的麦子对即将绽开的大战将造成何等的印象,他是怎么都想不通,袁绍为什么能拒绝了!

    不过这点上他是愧对先祖颜回了,书没读透,因为《春秋》有云:人心墙,不墙!

    的确,濮阳方圆百里一马平川,还孤悬于河北,起兵旦夕既至,凭着王厚的本事,在濮阳,在颜良的眼皮底下把田耕种起来,还的构筑好足以抵御他大军进袭的防御来,根本是天方夜谭,别说他,恐怕兵圣孙武重生,名将李牧转世,这种情况下恐怕都做不到。

    可王厚依旧没有把基地建设在有天险保护,可世家大族众多,荒地偏少的南岸,依旧是勇敢的直挺北岸,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和颜良打阵地战!三个月时间,凭借他的人脉关系拉来了关中徐州的客商,拽来了中原的诸多世家,这个年代军阀混战,物资流通极度困难,濮阳的存在,给了各方都提供了这个迫切需求的交易平台,河北世家与袁绍麾下的颍川南阳两派,更是深深受益。

    就拿郭图来说吧!他刚刚组织了商队,在濮阳城东构建起上千平方米的府邸商铺与族人居所,两个月时间他从濮阳赚取了几十万钱,还把江南的茶叶,中原的铁器,濮阳本地产的井盐大量引进了河北,这个情况下他能容忍颜良一把火把这些都烧光抢光了吗?

    不仅仅他,这一次郭嘉与沮授的声音都没那么强硬了,袁绍的客厅里还摆上了王厚进贡的中原青瓷,厨房用上了濮阳铁锅,架子上挂上了伏牛山产精钢明光甲,腰上还挂上了王厚进献的上等宝剑。

    这么个做生意的老实太守,袁绍还好名声,又被四州之地,带甲几十万的盛荣冲昏了头奶,拿了一堆好东西的袁绍会去打王厚这个老实人吗?

    凭着通商,利益以及一系列的政治作秀,王厚是成功的编织起了一张关系网,让你颜良空有一身力气发挥不出来,憋死你!

    一场和颜良的会面又一次以不欢而散告终,挑着那些财帛与布匹被他轰出了军营,临走前回眸张望,王厚却又是摆了摆手,忽然大笑着重重摇着头。

    “礼带来了,又岂有带回之理!来啊!把箱子都卸下来!”

    “王太守,您这!”

    眼看着跟来的濮阳壮丁听话的将箱子扔了一地,上等的丝绸都摔了出来,奉命出来恭送王厚的滑县校尉蒋韵,参军长史刘寐明显是眼皮子剧烈的抽动几下,这才急促的对着王厚抱拳请道。

    “请太守不要这般为难下官们啊!”

    “王某带濮阳父老的心意而来,这么带回去,又如何向濮阳百姓交代?反正王某是把心意放在这营前交给诸位处置,就算扔了王某都不管,劳烦诸位了,告辞!”

    说着,王厚还真的带着扈从骑兵,濮阳壮丁拍拍屁股走了,一大堆财物就好像垃圾那样丢在颜良营前。

    扔了?怎么可能舍得!这可是上好的蜀锦啊!可是自己收了?还不敢,颜良可是治军甚严!纠结了老半天,两个河北将官一合计,还是再向颜良禀告吧!

    带着上百壮丁没有骑马,就算是一马平川,行进速度依旧有限,还没等王厚走出去几里,滑县城外的颜良军营,忽然又是一阵骚动传来,听着隐约的嘈杂声,王厚是阴笑着放下了望远镜,甚至他脑海中,已经能想象出颜良暴跳如雷的模样了。

    ........

    不过王厚依旧没有掉以轻心,要是这么容易打发了,颜良也不会是袁绍手下数一数二最信任的大将了。

    车马回到濮阳时候,偌大的濮阳依旧是通商往来,川流不息,一副繁忙的模样,正好又是一队中原商人在濮阳黄河渡口登岸了,带着家族出产的各色货物,兴致冲冲的奔着濮阳城的大市场赶去。

    虽然彼此主公敌对,可是河北颍川派与中原颍川郡毕竟同出一脉,同样紧张的关注中,王厚得到消息时候,袁绍拒绝了颜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