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凄惨

    第八百一十章.凄惨 (第1/3页)

    道路运输才是大规模远征战争的第一条必要前提,就像刘邦当初能打出汉中,逆袭关中三辅,再出关一统天下,首先依靠的是故道陈仓附近,有一条直通长安的汉水支流,由这儿,将巴蜀的粮食物资源源不断运输出去,支援前线。

    后世的毛子们能一统西伯利亚偌大的蛮荒疆域,一条西伯利亚铁路也是功不可没。

    如今大汉帝国,不,应该叫做大魏帝国,征服西域的基础条件此时也已然达成!有修贯穿草原的铁路的经历,王厚麾下各处钢铁厂的锻造经验是培养了个十足,曹彰东进去进行政治争斗小半年的时间,西起狄道,东到楼兰,数千公里的铁路线是也铺设了个差不多。

    以往穿越河西走廊只有一条若水弱水可以借用,而且还提莫没流全,仅仅到金城郡附近就流没了,将近三千多里需要纯陆路运输,所以汉朝布置在西域的部队才会如此之少,而起还不得不在楼兰轮台一带屯田才供养的起。

    当年天马之战,为了支援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几万部队,汉武帝动员了三十万步兵向敦煌运粮,但是攻下大宛之后,回来因为沙漠,饥饿而死的汉军依旧占据将近八成,数万人出关,活着回到玉门关的仅有数千人,几万汉军将士用生命维护了汉帝国的威严。

    不过如今局势是变了,对于投入这条入西域的铁路,辽东各个财阀世家,归化城开始起来了的鲜卑牧主老财们加上关西的门阀,投资兴趣还是格外大的,因为王厚入关之后一直执行的政策就是东西大商路,而西域的确是有不少好东西吸引中原人的,就比如和田的玉石,车师前国交河城葡萄沟出产的葡萄酒。

    还有一个大宗贸易,棉花本来就是西域的番商带到中原的,西域这些年种植棉花的经验也不小,这儿的光照条件充裕,曹彰刚占据交河城时候,附近已经有青州来的商人仿照青州的棉田,打坎儿井引天山水灌溉棉田了,交河城区,棉花也开始成了个主要贸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