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接战

    第65章 接战 (第1/3页)

    十五的满月像一轮晶莹的玉盘挂在东方的天空,清辉如泻,彩云纷飞,月光下田野道路的轮廊依稀可辨,上千人的队伍行进在向西的官道上,隆隆的车马声和脚步声在无边的月夜里回响。

    古代因为营养缺乏的原因,夜盲症很多,这些人群既使是在满月的夜晚,没有照明也是难以夜行的。杨铭给各连队配发的应急灯现在开始起作用了,队伍的前、中、后部,应急灯用木棍绑着举得高高的,就像后世的摄影灯那样,ed冷白的灯光投射到前进的道路上,方圆几十米亮得如同白昼,因为人眼的调节作用,投光区域之外的地方就显得格外黑暗了。

    杨铭骑在马背上,低头看了看腕表上的夜光指针,大军出发已经差不多两个时辰了,应该快到遵化了,他的平板电脑上存有卫星地图,但是没有gps信号,无法确定自己的位置,只能靠猜测估计。

    “前方斥侯,是否已近遵化城?”杨铭在对讲机里问着。

    大部队前方两里之外,两名骑着马的斥侯正策马徐行,他们穿着皮甲,手里提着长柄眉尖刀,腰悬箭囊,马背上挂着长哨角弓,应急灯此时并没有打开,只是借着月光观察前进,虽然无法看清周遭环境的细节,但可以获得最大化的视野范围。

    向着官道的左前边望去,月光下的遵化城笼罩着一层如雾如纱的朦胧清辉,城墙上有火把的光焰闪动,四野寂静,听不到人声。

    “启禀将军,大部队前方四里便是遵化城。”

    “全军灯火管制!”杨铭在对讲机里下达了命令。

    所有的应急灯熄灭了,道路的光线瞬间变得暗淡,人眼的瞳孔适应着环境亮度而扩大,视野里的轮廊又开始渐渐呈现出来,月光下漫长的行军队伍有一种如梦如幻之感。

    “韵秋,把夜视镜掰下来。”杨铭偏了偏缰绳,策马跟韵秋靠得更紧一些,示范着将头盔上的x27夜视镜掰到眼前,“开关在这里旋一下。”

    韵秋照着杨铭的动作将夜视镜掰到眼前,旋开了镜身上的开关,顿时“咦”的一声惊叹——眼前的视野瞬间变成了白天,田野、道路、树木、行军的人马一切清晰可见,天空飘浮着朵朵白云,圆圆的月亮和满天的星斗熠熠生辉。

    “怎么样,我说过你会吓一跳的。”杨铭微笑地对韵秋说。

    韵秋扭过头看着杨铭,却见他戴着夜视镜怪怪的样子,正要出口相讥,猛然想到自己也是这般模样,思绪一顿,却又想起了出发前杨铭对她吟诵的两句诗——“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一向冷峻的语气变得柔和了

    “杨铭,过城要小心。”

    “嗯,如果城里是皇太极,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翻盘机会。”杨铭点了点头,淡淡地说,“但是我赌岳托不敢出来,他今日大败,锐气已失,已经没这个胆量了。”

    提到皇太极,杨铭看到韵秋的身体下意识地颤抖了一下。

    “韵秋,你见过皇太极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杨铭用随意的语气问道。

    “大汗哪是随便能见的。”韵秋的声音又冷峻起来,“倒是他以前做四贝勒的时候,远远地看到过一两次,却也谈不上见到。”

    “听说他天生聪慧过人,很喜欢读咱们汉人的书,也愿意提拨重用汉人文人,为这个很多大小旗主都很不满,但又不敢说什么。至于别的什么我就不晓得了。”

    杨铭嗯了嗯,知道从韵秋这里了解不到皇太极的更多信息了,毕竟层级隔的太远。

    两人边说边行,不多时遵化城就出现在眼前了。

    遵化城始建于唐朝,原本只是一个土筑的小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为了防御北方的蒙古人入侵,指挥史周宝对遵化城加以扩建,将城市向西扩大,并对城墙进行包砖加固。明世宗嘉靖年间,因蒙古鞑靼部劫掠北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