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四百十四章 一个锦囊

    第二千四百十四章 一个锦囊 (第2/3页)

题。”吴静怡缓缓说道:“孟处长经常说,底层,其实才是整个队伍最核心的部位,他一直都很关心底层队伍建设。

    这个人虽然毛病一堆,可有一点是我最佩服的,他对每个小队长的姓名、年纪、喜好都掌握的清清楚楚。在任务进行的时候,他随口报出的一个名字,一定是最适合执行这个任务的。

    姜瑞平时没有任何毛病,但就在前段时候,他给老家拍了一份电报。”

    “电报?”

    “一份询问自己家表姐身体的电报。”

    “一份电报能够说明什么?”

    “电报上是这么拍的,‘近闻表姐身体有恙,重庆购药便利,弟已在重庆购药一批,不日即到。盼表姐好好将养,勿念吾弟。’”

    “这是暗号?”

    “不是暗号,我们调查过,姜瑞的表姐的确生病了,姜瑞也的确从重庆买了一些药寄回了老家。”

    “那这份电报有什么问题?”王南星一头雾水。

    吴静怡笑了笑:“当时,我也和你一样百思不得其解,孟处长只问了我一个问题,电报一个字多少钱啊?”

    王南星恍然大悟。

    彼时,重庆物价飞涨,就连电报费也跟着涨得离谱,从两年前一个字六元,竟然涨到一个字八十七元。

    那么,这份三十八个字的电报,就需三千三百零六元法币。

    曾任JX省主席、设计局秘书长等职务的重臣熊式辉,每月家中开销,节衣缩食,勉强维持,也需要三万余元。

    而姜瑞一份电报,就花费了三千多元。

    “药明明已经买了寄出了,还要浪费那么多钱拍份电报做什么?”

    吴静怡继续说道:“孟处长说,即便真的非拍电报不可,也只要四个字就能说清楚了,‘购药,已寄’,他却啰里啰嗦的用了三十八个字,那是真不把钱当钱。

    华侨富商陈嘉庚,在重庆为著名的闻学者买了大米、牛肉罐头,共计花费两百美元,陈嘉庚也觉得物价奇高。

    按照咱们官方汇率,两百美元折合法币约一万,他姜瑞比陈嘉庚还有钱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